【認識秋燥】口乾不一定口渴

【認識秋燥】口乾不一定口渴

⭐口渴想喝冷飲通常代表身體有熱
⭐不宜亂喝涼茶令病症雪上加霜
#星期二提升正能量

「燥」也有分涼與溫
入秋後天氣濕度漸降,就算飲食沒有大改變,亦令人容易感到口乾舌燥,是因為秋燥耗損人體津液之故。有人覺得口乾但不渴,然而有人既口乾又口渴,很想喝凍飲,為甚麼?原來秋燥可以細分為「溫燥」和「涼燥」,「溫燥」多見於夏末初秋之時,暑氣未完全消散,溫熱之氣與燥邪結合而成,患者會出現輕微發熱、頭痛、口乾而且口渴、偏好冷飲、唇鼻乾燥、咽喉乾痛、乾咳無痰、心情煩躁等症狀。
「涼燥」多出現於初冬之時,燥邪結合寒氣入侵人體,患者多見怕冷、頭痛鼻塞、口乾而不渴、唇鼻乾燥、咽喉乾涸,乾咳而痰少,痰質清稀無血、皮膚乾痛等症狀。
遇到以上症狀,不建議自行喝涼茶或感冒茶,宜諮詢註冊中醫師,透過辨證論治分辨是哪種秋燥以對症下藥。

紓緩溫燥 —— … Read the rest

【轉季養生法】你身體哪部份最先感受到秋意?

【轉季養生法】你身體哪部份最先感受到秋意?

⭐秋季宜早睡早起斂陰養氣
⭐適量吃酸味食物能生津有助潤燥
#星期一踢走BlueMonday

入秋後的身體反應
立秋過後,有否感到一點「燥」意?秋天屬金,金主肺,秋氣與人體的肺氣相通,肺為嬌臟,喜潤惡燥,而「燥」為秋季的主氣,秋燥最易傷肺,容易引起呼吸道問題,例如鼻黏膜、嘴唇、口腔感到乾燥、氣管不適、流鼻血,亦容易引起燥咳,伴隨症狀為喉嚨乾痛、無痰或少痰(質黏難吐出)、痰有血絲等。
中醫理論認為「肺主皮毛」,秋燥亦容易令皮膚乾燥、乾裂、痕癢甚至敏感,或者引起濕疹發作。而「肺與大腸相表裡」,秋燥亦會引致大便乾結甚至便秘症狀。
對付秋燥,一字記之曰:潤!適量進食有滋陰潤燥功效的飲食,例如雪梨、雪耳、花旗參、百合、芝麻、蜂蜜、枇杷、石斛、杏仁、海底椰、玉竹、沙參等。避免熬夜、進食辛辣、煎炸食物,以免加速耗損身體津液。亦要減少進食薑、蔥、蒜、辣椒等辛辣發散之物,以避免耗散陽氣。不忘每日飲米水,強健脾胃功能,才能有效吸收食材中潤肺滋陰的功效。

✔推介米水:桂花梨米水(期間限定)
材料:紅米、白米、桂花、梨… Read the rest

【中醫小知識】個個都話自己熱氣

【中醫小知識】個個都話自己熱氣

⭐但不是人人都懂得熱氣分虛實
⭐實火要清熱虛火要滋陰
#星期一踢走BlueMonday

人人都識清熱氣?
你有朋友不時都說自己熱氣嗎?
咬到舌頭,熱氣!
喉嚨痛,熱氣!
多眼垢,熱氣!

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的陰陽處於平衡的狀態謂之健康,當陽氣超出正常水平,身體便會出現偏熱症狀,例如口乾、口臭、生口瘡、小便黃等,也就是俗語的「熱氣」,壓力大、多吃燒烤、火鍋、煎炸、辛辣食物都容易導致熱氣,這種熱為「實火」,此時就需要清熱,除了適量飲用涼茶,亦可以進食有清熱功效的食材例如冬瓜、青瓜、西瓜、火龍果、奇異果等。… Read the rest

【香草入藥】薄荷除了令口氣清新亦功能多多?

【香草入藥】薄荷除了令口氣清新亦功能多多?

⭐️溫書靠它醒腦提神
⭐️風熱感冒也有紓緩作用
#星期四食材

薄荷消暑透心涼
薄荷在夏天特別受歡迎,因為它讓人有清涼的感覺,從中醫角度來看,薄荷能疏散風熱、清利頭目,夏天沖泡飲用有助解暑熱、防中暑。薄荷性涼,對於外感風熱、咽喉腫痛、口瘡、熱咳黃痰等熱症都有紓緩作用,所以如果風熱感冒初起的症狀逐漸浮現,沖一杯薄荷茶就是最簡單的自救法。而在夏天種植薄荷,也可起防治蚊蟲之效,因為薄荷的葉子和莖含有薄荷油,都是蚊蟲害怕的味道。

薄荷 — 性涼,有疏散風熱和透疹的作用,能紓緩風熱感冒而起的頭痛目赤、喉嚨不適、口瘡、熱咳黃痰、牙痛等症狀,對於風疹和消化不良也有紓緩作用,亦可令口氣清新。惟注意陰虛體質人士不宜多服。

薄荷菊花茶… Read the rest

【送禮自用必備】兩款美茶禮盒正式登場

【送禮自用必備】兩款美茶禮盒正式登場

⭐️外在美固然重要
⭐️內在美更要注意
#CheckCheckCin

CheckCheckCin最新推出的10款美茶,針對多種不同的身體症狀,確保你由內到外散發出來健康的神采。為了讓大家在送禮時有更健康的選擇,我們現正推美茶系列—【內在美茶】及【外在美茶】兩款禮盒,是大方得體的養生好禮。除了送禮,此兩套禮盒更是居家自用必備,不同的美茶針對性適合一家大小的需要,隨時隨地,以茶養生。

「調理內外失衡,茶療美顏養生。」

【內在美茶】禮盒(內附5款內在美茶)
濕重|功效:健脾祛濕
疏肝|功效:行氣解鬱
熱氣|功效:清熱解毒… Read the rest

【水果百科】食泰國菜都想到飲紅毛丹冰

【水果百科】食泰國菜都想到飲紅毛丹冰

⭐️紅毛丹除了新鮮吃亦多造成蜜餞
⭐️屬性與荔枝相似多吃易上火
#星期三CheckCheckMail

荔枝 vs 紅毛丹
水果控:「紅毛丹和荔枝很相似,它跟荔枝一樣容易令人上火嗎?」

CheckCheckCin:夏天是荔枝當造之時,從中醫角度來看,荔枝性熱,有養血、生津、理氣止痛的功效,適合體質偏寒、病後津液不足、氣血兩虧及貧血的人適量食用。但由於性熱,多吃容易上火,體質偏熱的人吃後容易出現喉嚨痛、生口瘡及生暗瘡等熱氣症狀。

紅毛丹別名毛荔枝,性熱,有滋養強壯、補血的作用,適合體質偏寒、體質虛弱、氣血不足、血壓偏低、頭暈氣短、慢性腹瀉下痢人士適量食用。由於性熱,與荔枝一樣不適合體質偏熱的人多吃,否則亦容易上火。… Read the rest

【不時不食】每年都讓人掛念的粉紅momo?

【不時不食】每年都讓人掛念的粉紅momo?

⭐️清甜又水嫩多汁
⭐️多吃卻容易喉嚨痛
#星期二提升正能量

水蜜桃潤腸補氣血
夏天是吃水蜜桃的季節,近年不少人都喜歡購買原箱水蜜桃,產地直送之餘價錢亦更實惠,面對香氣濃郁、柔軟多汁的水蜜桃,大家都忍不住多咬幾口,然而需知道水蜜桃性熱,易生熱助火,體內有偏熱症狀如喉嚨痛、生口瘡、暗瘡人士不宜多吃,糖尿病患者及血糖偏高者亦不宜吃。另一方面它有補益氣血、養陰生津及潤腸功效,適合氣血不足、怕冷、浮腫及陽虛型便秘人士食用。

水蜜桃含水量高,切開品嚐很容易把汁浪費掉,不如試試原個剝皮,吃起來啖啖肉:準備一碗熱水和一碗冰水,先將水蜜桃放入熱水浸20秒,然後放入冰水浸20秒,用刀沿著坑位在表皮?一圈,就可輕易剝開表皮。

水蜜桃 - 又名蟠桃、甜桃,性熱,有補益氣血、養陰生津、潤腸的作用,適合低血糖、心血不足、肺虛喘咳者食用。由於屬性溫熱,易生熱助火,體內有偏熱症狀不宜多吃,糖尿病患者及血糖偏高者不宜吃。… Read the rest

【食材百科】喜歡吃生蒜的人請舉手

【食材百科】喜歡吃生蒜的人請舉手

#吃完生蒜不敢開口說話
#平日腸胃不佳的人要慎吃
#星期四食材

生蒜辣味有原因
蒜頭是很常用的調味料,蒸、炒、煮等等菜式都會用到,而你有沒有吃過生蒜?生蒜除了蒜頭香還帶有辣味,尤其生蒜蓉那種嗆鼻的辣並不是人人接受到,吃完口腔更帶有臭味。熟蒜很香,為何生蒜很辣?原來蒜頭的辣來自大蒜素,當蒜頭組織被破壞時蒜素就會釋放,蒜素有殺菌、增強免疫力等功效,但蒜素不耐熱,所以煮熟後的蒜頭辣味會消失,而蒜素數量亦會降低。
想吸收蒜素以生吃蒜頭為佳,想吃生蒜但又怕辣?可以將蒜頭磨成蓉後,淋上少許煮滾的油,辣味就會消失,而蒜頭只經極短時間烹調,蒜素就得以保留。蒜頭性溫,有暖脾胃、行滯氣的功效,亦能紓緩初起的風寒感冒。但亦由於性溫,身體偏熱人士則不宜多吃。

蒜頭 — 性溫味辛,具暖胃、行氣、降血壓、降血脂、殺菌功效,適合感冒病人食用,能紓緩初起的風寒感冒、食滯等症狀。由於屬性溫熱,陰虛火旺、身體有偏熱症狀如口瘡、暗瘡、喉嚨痛者不宜食用。素患眼疾者亦不宜。… Read the rest

【麻辣狂熱】麻辣味道的麻是來自花椒

【麻辣狂熱】麻辣味道的麻是來自花椒

⭐️常吃到的有青花椒和紅花椒
⭐️花椒要碰上熱油才能發揮味道
#星期三CheckCheckMail

花椒溫中散寒增食慾
陳先生:「聽說喝花椒水可以醫鼻敏感,又說咬花椒可以治牙痛,是真的嗎?」

CheckCheckCin:花椒是常用的調味料,亦可入藥,從中醫角度來看,花椒性熱味辛,能溫中散寒、解魚腥毒的功效,適合胃部及腹部冷痛、食慾不振、腸鳴便溏、風寒濕性關節炎、寒性痛經者食用,可見它能散寒燥濕。鼻敏感成因眾多,如果是因為寒濕邪引起,花椒或許能起散寒祛濕的作用,但並不是治本之法。
我們吃花椒時感到的麻痺感,是因為花椒含有揮發油,揮發油有麻醉止痛作用,可能因此有人用咬花椒的方法來治牙痛,但麻痺感覺只是一時,治療牙痛還是要尋找病因,宜盡快就醫,胡亂相信偏方恐怕會延誤病情。而且花椒屬性偏熱,體質偏熱人士每天食用的話,容易引致喉嚨痛等上火症狀。

留言或按讚??支持一下我們吧!❤️ 歡迎 … Read the rest

【煮食有法】水果被視為「天然鬆肉粉」

【煮食有法】水果被視為「天然鬆肉粉」

⭐️利用果酸將肉質變軟腍
⭐️你試過哪種水果醃肉最美味?
#星期六放輕身心

水果醃肉助消化
水果含有豐富水份及纖維,適量食用有助消化,尤其木瓜和菠蘿都有明顯的消滯作用,木瓜含有木瓜酵素,而菠蘿含有菠蘿朊酶,均能分解蛋白質,尤其適合幫助消化肉食,除了直接食用這些水果,亦可以用來醃肉,先把菠蘿或木瓜肉攪拌成蓉,醃肉時加少許水果蓉拌勻醃味,可以令肉質更軟腍,亦能增添果香。屬性偏寒涼的奇異果和水梨也常用於醃肉之中,韓國人喜歡用水梨代替糖醃肉,如果體質偏熱的人可以多選用這兩款水果。至於醃肉時間要多久?視乎肉片的厚薄和選擇的水果而定,水果酸度越高,肉類軟化時間越短。
… Read the rest

感謝您加入我們的電子情報!

優惠碼:test_subscription_coupon

© 2024 CheckCheckCin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© 2024 CheckCheckCin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Logo
CheckCheckCin
Logo
立即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