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
Constitution
Condition
Tag: 我疲憊
腸胃炎嗰陣全日只能喺被竇嘅懷裡?

腸胃炎嗰陣全日只能喺被竇嘅懷裡?
#芝士牛奶都會增加脾胃負擔
#粥同米水成戰友
#CheckCheckCin
腸胃炎的發生在中醫來看,主要與濕邪有關。無論是因飲食不節或素有濕的體質著涼了,當脾胃受損,脾臟運化功能失調,水濕下注大腸,大腸傳導失職,發生泄瀉。外邪入侵胃腑,胃的功能失常,胃氣不下降,反而上升,飲食物隨逆氣一同向上,引發嘔吐。這就是腸胃炎時常出現的上吐下瀉,伴隨症狀是頭重無比、全身困重無力、胃脹不舒、關節酸軟、欲吐、腹痛等難熬得令人只能待在床上的一款感冒。感冒時應盡快找註冊中醫師診斷治療!
▶︎▶︎腸胃炎2寶:
1. 米水-當你無胃口,米水既能恢復脾胃功能,也能為身體補充水分
2. 運動飲料-嘔吐腹瀉後為身體補充水分… Read the rest
日日都以為自己傷風?

日日都以為自己傷風?
#鼻敏感的人最忌凍親
#朝朝早打十幾個乞嚏
#CheckCheckCin
好多鼻敏感的朋友朝早起床都會不停打噴嚏,其實是因為過敏者冷熱溫度調節差,到日間活動量足夠,氣溫夠穩定,尤其是在有太陽的天氣下,情況就會好起來。假如你也受鼻敏感問題困擾,謹記要注重保暖,特別是早上起床的時候,另外,除了平時少吃生冷,也可試試以下的鼻敏感茶療,鼻敏感發作期間連續飲用可舒緩不適。
鼻敏感茶療﹣辛夷花薄荷茶
材料:辛夷花6朵、薄荷葉3-6片
做法:將辛夷花稍微拍扁與薄荷葉一同放入保溫瓶,以沸水沖洗一遍倒掉,再注入沸水,焗五至十分鐘即可。此茶能反覆沖泡至味淡,建議於鼻敏感發作期間飲用,亦可以一星期連續喝三天為一個療程。
▶︎Nonstop sneezing … Read the rest
介紹翻一個化痰穴!???

介紹翻一個化痰穴!???
什麼時候按?
痰上頸、身體睏倦時候。痰濕、濕熱體質人士尤其適合。
如何按?
此穴肉厚而硬,按壓時可用按摩棒,或用大拇指重按。
❉Monthly Acupoint- Fenglung … Read the rest
星期五湯水-粟米紅蘿蔔牛蒡黃豆湯

星期五湯水-粟米紅蘿蔔牛蒡黃豆湯
這個星期介紹一道清熱袪濕,可以舒緩皮膚痕癢、有暗瘡、淋巴腫痛、喉嚨痛等症狀的好味道素湯!
粟米紅蘿蔔牛蒡黃豆湯
材料:粟米(連鬚芯)2根、紅蘿蔔1根、牛蒡1根、黃豆40克、蜜棗2枚
做法:蔬菜洗淨切件備用。鍋內注入2000毫升水,以武火煮沸,加入蔬菜,加入洗淨的黃豆,以文火煲45分鐘,調入適量鹽即可。
注意:此湯水有清熱的作用,所以脾胃虛弱、容易腹瀉的人就不適合飲用了。
Friday … Read the rest
唔洗食辣野都好似游完水咁??

唔洗食辣野都好似游完水咁??
#成頭大汗並非怕熱咁簡單
#食少啲辣嘢
#CheckCheckCin
成頭大汗-濕熱篇
有種人經常成頭大汗,但是細心留意下發現他們身體出汗卻不多,原來中醫稱這為「頭汗」。這類人只要稍微活動也會大汗淋漓,出汗位置主要在額頭、鼻、唇周和頸部,由於頭部為諸陽之會,因此頭面多汗是陽經的問題,主要因鬱熱未能四散,肝陽上亢,隨著陽經向上走,所以便會出現頭汗的情況。此外,陽氣不足、氣虛的人也會有頭汗和面部多汗的狀況。
▶︎清熱袪濕解頭汗茶療:
➽功效:清熱袪濕。舒緩因濕熱而致的多汗症狀。
➽注意:脾胃虛弱,容易腹瀉,氣虛、血虛及陽虛體質人士不宜飲用。
➽材料:黃芩6克、蒼朮9克,澤瀉6克,500ml煲30分鐘… Read the rest
一出門口頭髮下已濕透????♂️

一出門口頭髮下已濕透????♂️
#成頭大汗並非怕熱咁簡單
#頭出汗身又無汗
#CheckCheckCin
有種人經常成頭大汗,但是細心留意下發現他們身體出汗卻不多,原來中醫稱這為「頭汗」。這類人只要稍微活動也會大汗淋漓,出汗位置主要在額頭、鼻、唇周和頸部,由於頭部為諸陽之會,因此頭面多汗是陽經的問題,主要因鬱熱未能四散,肝陽上亢,隨著陽經向上走,所以便會出現頭汗的情況。此外,陽氣不足、氣虛的人也會有頭汗和面部多汗的狀況。
▶︎補氣解頭汗茶療:
➽功效:補氣固表。舒緩體質虛弱而致的多汗症狀。
➽注意:感冒未清、身體有偏熱症狀、濕熱及陰虛體質人士不宜飲用。
➽材料:北芪9克、枸杞子20粒,水500ml泡20分鐘
➽做法:北芪稍微剪斷,先以熱水川燙藥材,把水倒出,再加入熱開水,枸杞子充分浸泡後就可飲用。… Read the rest
星期五湯水-粉葛紅蘿蔔花生眉豆湯

星期五湯水-粉葛紅蘿蔔花生眉豆湯
又到星期五湯水的時間!今個星期繼續教大家煲一個可以舒緩暗瘡問題的素湯,就是「粉葛紅蘿蔔花生眉豆湯」,不但清甜好飲,而且可改善暗瘡、面油和腳氣的問題,不妨趁周末時試煲一下!
材料:粉葛1個、紅蘿蔔2根、眉豆30克、花生30克、白扁豆30克、陳皮1角、蜜棗2枚
做法:材料洗淨,粉葛及紅蘿蔔去皮、切大塊備用。鍋中加入2000毫升水,以武火煮滾,加入材料,轉文火煲45分鐘即成。
功效:清熱袪濕。舒緩煙酒過多、皮膚暗瘡、面油多、身體困腫、腳氣等症狀。
It’s that … Read the rest
點解人人都覺得自己虛。??♀️

點解人人都覺得自己虛。??♀️
虛不受補 「醫師我唔補得㗎,一食補品就渾身不舒服,出飛滋、胃脹、甚至會瀉。」 這個情況泛指虛不受補。其實身體虛弱、容易感覺疲倦、手腳冰冷、容易反覆感冒,甚至產後的身體虛弱未必適合高麗參、雞酒、鹿茸等峻補之品。所謂藥食同源,補身也要補得其法,先看看身體虛弱的原因是什麼,再順應季節時令及按照體質慢慢調補。 常見身體虛弱的原因,離不開脾胃運作失常,身體未能吸收食物中的營養,導致氣血兩虛。
溫補藥材一般較滋膩難消化,過量食用反增加脾胃負擔,引起不良反應。所以應從調理脾胃著手。
虛不受補茶療:
▶︎材料:紅米1湯匙、白米1湯匙、北芪6克,水800毫升 材料洗淨,用800毫升水,武火煮滾後轉文火煮30分鐘。此茶療煮一次後可倒入保溫瓶反覆沖泡至味淡。建議連續飲用3-4天。
▶︎功效:健脾補氣。舒緩容易感覺疲倦、終日感覺無力、容易反覆腹瀉等症狀。… Read the rest
戴得con多成日眼乾

戴得con多成日眼乾
#唔想做四眼星野源
#上網睇得養眼嘢多都要養自己對眼
#CheckCheckCin
不想做四眼宅男,唯有日日戴con,但愈戴愈眼乾。成日聽廣告講,雙眼都要飲水,事實上又應該點飲呢?中醫理論裡,乾眼症即是「白澀症」,雖然眼白無紅赤,但卻感覺乾澀,陰虛、濕熱的人特別易有這個症狀。要為眼睛解渴,明目疏肝的菊花就最有用。為了避免用神過度,最好每工作50分鐘就休息10分鐘,望望綠色植物,保養眼睛告別眼乾。
眼仔碌碌茶
材料:密蒙花、胎菊、薄荷葉、六安茶
功效:疏肝瀉火。能舒緩因長期使用電腦而引致的眼乾目赤。
❉Wearing contacts … Read the re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