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女性健康】月經遲到人又暴肥?

【女性健康】月經遲到人又暴肥?

⭐如果同時多毛多暗瘡要小心
⭐此病困擾不少年輕女性
#星期一踢走BlueMonday

多囊卵巢症知多點
近年不少正值生育年齡的女性,因為未能自然懷孕而求醫,繼而發現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症,此症為女性內分泌疾病,卵巢有過多不成熟的濾泡,由於排卵稀少,而且男性荷爾蒙過高,就會導致以下五個常見症狀:
– 月經失調,例如經常推遲、月經量少、閉經
– 皮膚較油膩,易生暗瘡… Read the rest

【郊遊旺季】行山前記得拉拉筋

【郊遊旺季】行山前記得拉拉筋

⭐記得帶備足夠飲用水
⭐脫水都可以引致抽筋
#星期一踢走BlueMonday

行山抽筋急救預防術
秋高氣爽,時近重陽,不少人都相約登高行山,行山這項運動容易被人輕視,因為很多人以為行山就是行路,其實行山是長時間的耐力運動,需要運用全身肌肉,一不小心就容易受傷,最常見弄傷腳部,腿抽筋更是常見情況,因為熱身不足、體力不支、肌肉突然用力或者突然受到寒涼外邪刺激,都有機會導致腿抽筋,如遇上此情況,可以按以下三個步驟紓緩痛楚:
1. 坐在地上讓雙腿伸直。
2. 用雙手拉住腳掌,慢慢向身體方向拉扯,保持膝關節伸直。… Read the rest

【女生必讀】每月總有身材好的幾天

【女生必讀】每月總有身材好的幾天

⭐運動時宜穿運動內衣
⭐記得定期檢查乳房
#星期一踢走BlueMonday

乳房發脹屬驚或喜?
女性總有「身材變好」的時候,不論是青春期因乳房因發育而脹大,又或是經前、懷孕及產後的乳房發脹,胸部變大都象徵了女性因不同的生理時期身體出現的變化,但有時候卻會伴隨脹痛,令人囉囉攣,恐怕是與乳房有關的疾病。

踏入青春期,乳房組織開始擴張,有可能出現乳房敏感甚至疼痛,不過疼痛一般很快會消失,這時候就不要害羞,需要佩戴合適的胸圍保護乳房!

月經前乳房脹是不少女性常遇到的問題,有時更會變石頭胸和脹痛,其實這都是「經前綜合症」的一種常見症狀,由於經前體內雌激素水平增高,乳腺增生而造成疼痛,尤其情緒壓力大,即肝、脾、腎失調的女生,如有肝氣鬱結的,經前特別容易出現乳房脹痛,更伴隨唉聲嘆氣、大便先成形後稀爛、情緒鬱悶等症狀,不妨在經前適量飲用玫瑰花、茉莉花茶疏肝解鬱。

懷孕時及產後就必會有出現乳房脹,因為孕期時乳腺會增大以開始準備餵哺母乳,有可能因而產生疼痛;而產後開始製造母乳,遇上母乳瘀積就會令乳房脹痛,甚至出現硬結或發燒等發炎症狀,宜就醫治理。
如果屬於上述的乳房脹或脹痛,而沒有伴隨紅、腫、熱、硬塊或淋巴結腫脹問題,就不必過份擔憂,可以熱敷或冷敷紓緩症狀。如果症狀持續或惡化,宜諮詢醫生治理。… Read the rest

【皺紋顯老】對抗初老從抗細紋開始

【皺紋顯老】對抗初老從抗細紋開始

⭐開始暗地裡用抗皺系列護膚品
⭐務求推遲第一條細紋出現的時間
#星期一踢走BlueMonday

抗皺從生活做起
女生護膚最想就是留著青春,中醫理論認為,女生從35歲開始胃及大腸功能開始衰弱,以致肌膚開始暗啞、失去彈性甚至出現皺紋。當發現細紋時,嘗試為肌膚補濕,如細紋消失,代表那是因肌膚乾燥缺水而出現的缺水紋。但如果補濕後細紋仍在,那就是肌膚真皮層開始衰老而出現的皺紋,從中醫角度來看,臟腑功能失調就容易出現皺紋,「肺主皮毛」,燥邪犯肺會使皮膚乾燥;「肝主藏血」,肝血不足會使面部缺少血液滋養;「脾主肌肉」,脾虛會令肌膚枯槁無力;「腎主津液」,腎水不足會導致陰虛,以致皮膚乾燥無光澤。如果經常晚睡熬夜、有不良飲食習慣、生活壓力大、過份操勞等,以致影響肺、肝、脾、腎功能,皺紋更會提早出現!所以想守住防線,避免第一條皺紋出現,就要好好養生,按體質調理身體,並注意以下10個抗皺小貼士,有助延緩皺紋出現的時間。

抗皺小貼士:
1. 避免熬夜,晚上11時前入睡。
2. … Read the rest

【轉季養生法】你身體哪部份最先感受到秋意?

【轉季養生法】你身體哪部份最先感受到秋意?

⭐秋季宜早睡早起斂陰養氣
⭐適量吃酸味食物能生津有助潤燥
#星期一踢走BlueMonday

入秋後的身體反應
立秋過後,有否感到一點「燥」意?秋天屬金,金主肺,秋氣與人體的肺氣相通,肺為嬌臟,喜潤惡燥,而「燥」為秋季的主氣,秋燥最易傷肺,容易引起呼吸道問題,例如鼻黏膜、嘴唇、口腔感到乾燥、氣管不適、流鼻血,亦容易引起燥咳,伴隨症狀為喉嚨乾痛、無痰或少痰(質黏難吐出)、痰有血絲等。
中醫理論認為「肺主皮毛」,秋燥亦容易令皮膚乾燥、乾裂、痕癢甚至敏感,或者引起濕疹發作。而「肺與大腸相表裡」,秋燥亦會引致大便乾結甚至便秘症狀。
對付秋燥,一字記之曰:潤!適量進食有滋陰潤燥功效的飲食,例如雪梨、雪耳、花旗參、百合、芝麻、蜂蜜、枇杷、石斛、杏仁、海底椰、玉竹、沙參等。避免熬夜、進食辛辣、煎炸食物,以免加速耗損身體津液。亦要減少進食薑、蔥、蒜、辣椒等辛辣發散之物,以避免耗散陽氣。不忘每日飲米水,強健脾胃功能,才能有效吸收食材中潤肺滋陰的功效。

✔推介米水:桂花梨米水(期間限定)
材料:紅米、白米、桂花、梨… Read the rest

【中醫小知識】個個都話自己熱氣

【中醫小知識】個個都話自己熱氣

⭐但不是人人都懂得熱氣分虛實
⭐實火要清熱虛火要滋陰
#星期一踢走BlueMonday

人人都識清熱氣?
你有朋友不時都說自己熱氣嗎?
咬到舌頭,熱氣!
喉嚨痛,熱氣!
多眼垢,熱氣!

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的陰陽處於平衡的狀態謂之健康,當陽氣超出正常水平,身體便會出現偏熱症狀,例如口乾、口臭、生口瘡、小便黃等,也就是俗語的「熱氣」,壓力大、多吃燒烤、火鍋、煎炸、辛辣食物都容易導致熱氣,這種熱為「實火」,此時就需要清熱,除了適量飲用涼茶,亦可以進食有清熱功效的食材例如冬瓜、青瓜、西瓜、火龍果、奇異果等。… Read the rest

【居家上學】準備又要開始日日Zoom的學習模式

【居家上學】準備又要開始日日Zoom的學習模式

⭐幼稚園至大學都網上學習
⭐學生專注力大挑戰
#星期一踢走BlueMonday

專注學習小技巧
新型肺炎疫情影響下,下星期「開學」,面授課程都改為網上視像形式進行,如何讓小孩收拾心情開學是父母們要面對的問題。想提升小朋友學習效能,在家學習時也能專心專注,不妨試試以下方法:

.培養生活規律
不用到學校上課就睡到日上三竿?人體有生理時鐘,生活作息被打亂會影響專注力、記憶力和學習情緒,所以在家中學習也要安排貼近學校生活的時間表,更要避免晚睡,除了有損健康,亦會墮入早上不願起床的惡性循環中。

.環境與儀式感
進行網上視像學習時,盡量選擇佈置簡潔及安靜的空間,擺放過多雜物有礙專注力,玩具亦不宜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。網上上課時宜換上整齊校服,提高儀式感,學習也能更加投入。… Read the rest

【夏日必學】一時忘記補防曬就曬傷了

【夏日必學】一時忘記補防曬就曬傷了

⭐️還要注意防曬產品是否防水防汗
⭐️皮膚發紅已屬輕度曬傷
#星期一踢走BlueMonday

認識曬傷三個級別
夏日驕陽似火,進行戶外活動或工作都難免接觸到陽光,沒有適當防護的皮膚過度曝露在陽光下就有機會曬傷。曬傷可以分為輕度、中度及重度三個級別,輕度曬傷的話可以自行處理,但如果屬於中度及重度曬傷,宜立即就醫治理,來了解三個曬傷級別的不同症狀。

輕度曬傷
症狀:皮膚發紅、發熱,觸摸皮膚時只感到發熱而不疼痛。
處理方法:躲到陰涼處,盡快為皮膚降溫,可以冷敷或浸冷水浴。

中度曬傷… Read the rest

【睡眠健康】有人經常渴睡,有人卻晚晚失眠 ?

【睡眠健康】有人經常渴睡,有人卻晚晚失眠 ?

⭐️睡覺時間每人都不同
⭐️最重要是睡醒沒有疲倦感
#星期一踢走BlueMonday

你屬於易失眠一族嗎?
睡眠是正常生理需求,成年人每日需要睡約六至八小時,時間長短因人而異,有些人可以秒速入睡,有些人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,原來和身體狀況有關,從中醫角度來看,經常性不易入睡、易醒、醒後不易再度入睡均屬於「不寐」範疇,常見成因包括精神壓力大,情志不暢,導致肝火過盛,心神被打擾而不得入眠等,陰虛及血虛體質人士特別容易有睡眠問題。陰虛體質的人水液不足,陽氣偏盛,體內容易有虛熱,容易感覺心煩而不能入睡,睡覺時容易出汗,宜適量進食滋陰食物如百合、沙參、雪耳、花旗參等滋陰清熱。血虛體質人士因為氣血不足,多出現疲倦乏力、頭暈、心悸、健忘等症狀,容易多夢而醒,治本之道為補氣養血,適量進食紅豆、龍眼肉、紅腰豆、靈芝、黨參等補氣血食物,有助改善失眠情況。

留守家中可以DIY對應糖水改善睡眠!
陰虛失眠 — … Read the rest

【開胃食材】甜椒的維他命C比橙還要多

【開胃食材】甜椒的維他命C比橙還要多

⭐️青黃橙紅椒各有益處
⭐️記得除去種子及囊狀組織減低苦澀味
#星期一踢走BlueMonday

甜椒美白增食慾
夏天多吃瓜果,別忘了還色彩艷麗的甜椒啊!常見的甜椒有紅、黃、綠三色,不單視覺上有吸引力,從中醫角度來看,甜椒性平,可增進食慾,助消化,尤其適合因夏天暑熱而胃口不佳人士食用,而且它熱量低、維他命C含量高,想美白、瘦身的話也不妨多。

甜椒 — 性平,可增進食慾,助消化,尤其適合因夏天暑熱而胃口不佳人士。因為還是辣椒的一種,所以要注意陰虛火旺、體質偏熱者,有任何炎症、暗瘡、口瘡、任何類型的出血病都不宜進食。

甜椒雞肉焗飯… Read the rest

Thanks for joining our newsletter!

Coupon Code: test_subscription_coupon

© 2025 CheckCheckCin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© 2025 CheckCheckCin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Logo
CheckCheckCin
Logo
Get the 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