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醫101】有熱才要清熱,寒涼才能下火

【中醫101】有熱才要清熱,寒涼才能下火

#身體偏寒的人不要胡亂清熱
#亂飲涼茶只會虛上加虛
#星期一BlueMonday

「熱氣」和「寒涼」的謎思
香港人對「清熱」有種情意結,涼茶為港式傳統,從事勞動性行業工作者適合飲用以解暑消渴。現今都市人仍有不少人經過涼茶舖會隨便喝杯五花茶、廿四味、夏枯草、崩大碗。其實清熱前要先問問自己:「你身體有熱嗎?」,再看看自己究竟是「實火」還是「虛火」,要對症下藥才可根治你身體的「火」。

先說說何謂熱氣吧!根㯫中醫理論,人體的陰陽處於平衡狀態為之健康。天氣熱、多吃火鍋、辛辣、煎炸食物都容易上火,當陽氣超出正常水平,就會出現偏熱症狀如口乾、口臭、生口瘡、小便黃等,這就是「實火」,也就即是我們俗稱的熱氣,這時候就真的需要清熱降火了。

然而,有時你以為自己是熱氣,其實卻是陰虛,也就是身體有「虛火」,即陰氣不足,陽氣相對旺盛,即見兩顴潮紅、牙肉腫痛、生暗瘡、流鼻血、 手心腳心煩熱等。經常熬夜、壓力大都會導致虛火上升,這時候你需要的不單是清熱而是滋陰降火。

不要聽到食材有清熱作用就怕 … Read the rest

【創意食譜】百變米水

【創意食譜】百變米水

#加材料最重要配合個人體質
#煮濃少少當滋潤糖水又得
#星期六放輕鬆

秋冬滋潤米水特飲
中醫主張的「四時食養」,就是根據四季變化,進食合適的食物以平衡身體狀況,所謂「藥補不如食補」,每種食材都有屬性和功效,進食得宜自然有助改善身體機能。例如我們主張大家每天飲用健脾胃的米水,秋冬天可以加入潤燥或暖胃的材料,令米水更滋味之餘,又兼具多重養生功效。

秋季潤燥米水特飲
功效:健脾潤肺,紓緩秋燥帶來的乾燥不適症狀如皮膚乾燥、口乾等。
材料:紅米2湯匙、白米半湯匙、生薏米半湯匙、百合15克、雪耳半塊、冰糖適量
做法:… Read the rest

【食材101】替鴨肉平反伸冤

【食材101】替鴨肉平反伸冤

#鴨肉不毒也不是發物
#但鴨蛋鹹蛋屬蛋類就是發物
#星期四食材

鴨肉偏涼清補又滋陰
不知道是哪裡來的誤會,老一輩總會說「鴨肉好毒」、「唔好食鴨,傷口會發」,其實鴨肉不但不是發物,更是滋陰補虛及具祛水腫功效的食材,清代名醫張璐在《本經逢原》中指出:「鴨,溫中補虛,扶陽利水,是其本性,患水腫人用之最妥。」配合個人體質食用,就可發揮鴨肉的最大功效。

鴨肉 – 屬性偏涼,具滋陰補虛、養胃利水的功效,適合陰虛體弱及陰虛火旺體質,適合身體有偏熱症狀的人食用,例如有暗瘡、口瘡、大便偏乾。而由於鴨肉屬性偏涼,所以脾胃虛寒、容易胃痛、腹瀉、感染風寒感冒的人皆不宜進食,以免症狀雪上加霜。

鴨蛋 … Read the rest

【星期四食材 - 花旗參】

【星期四食材 - 花旗參】

#沖水煮茶煲湯皆宜
#不同參有不同功效要慎用
#星期四食材

熬夜必備花旗參
中醫的養生概念強調天一合一,生活違反大自然規律就會導致身體失調及患病。熬夜傷陰,其實是暫時性陰不足。陰虛收藏功能不足,體內陽氣相對偏盛,讓身體出現一系列虛熱的症狀。這個時候花旗參就大派用場了。

花旗參 - … Read the rest

【捱夜必備】辦公室三招抗殘樣

【捱夜必備】辦公室三招抗殘樣

#世界盃四強大戰今晚上演
#學定抗殘樣招數聽日返工即用
#星期二正能量

睇波後返工殘樣急症室
世界盃連場激戰,今晚又是凌晨兩點開波,睇波興奮過後就算可以立即入睡,睡兩三小時又要爬起身返工,大家都掛着一對熊貓眼!捱夜過後返工,想提神可選擇狂灌咖啡、奶茶甚至能量飲品,這些飲品或者能令你一時間精神數倍,但它只不過在消耗你僅餘的儲備能量。

立即介紹三招辦公室抗殘樣方法,助你熬過因缺睡引起的頭痛、乾燥等症狀。

第一招:去疲態花茶
功效:舒緩熬夜過後出現的虛熱症狀
材料:花旗參片9克、菊花3克、枸杞子9枚… Read the rest

米水能健脾胃,炒米水健脾胃之餘也能暖胃袪寒。

米水能健脾胃,炒米水健脾胃之餘也能暖胃袪寒。

#成個月唔飲水真係得
#坐月唔等如要每日補
#bluemonday

經常聽長輩說坐月期間不應喝白開水,只可喝炒米茶、薑水或補湯等屬性偏溫的茶飲,否則會入寒?其實是可以的。最重要是要配合體質,如果身體有偏熱症狀如有痔瘡、口瘡、盜汗、喉嚨痛則更不可每天服用。 另外哺乳媽媽尤其需要水分才會有足夠的母乳。容易上火的可每天飲用屬性平和的米水,促進脾胃康復,另外每天可以煮屬性平和的健脾胃湯水等。飲食生冷寒涼尤為大忌。產婦體質屬多虛多瘀,當飲食生冷寒涼後,體內血液容易被凝結,血流不暢,使惡露排不清,甚至引致產後腹痛。

#男 #女Read the rest

星期五湯水 -老黃瓜雪梨雪耳湯

星期五湯水 -老黃瓜雪梨雪耳湯

#由外燥到內
#一碗湯為你滋養身心
#星期五湯水

不再躁底湯水
平日上班已經很易躁底,再加上秋天日漸乾燥,不論外在內在同樣很dry,試問這時候有甚麼比喝一碗潤燥湯水更好?不但暖笠笠又可滋養身心,減輕身體積貯的燥熱,亦可滋陰,可舒緩因為秋燥而引起的喉嚨乾涸、目赤及乾咳,不再燥底!

老黃瓜雪梨雪耳湯
材料:雪梨2個、老黃瓜1根、雪耳1塊、黃豆30克、杏仁15克、陳皮1角、無花果3枚

做法:所有材料洗淨,老黃瓜連皮切塊、雪梨連皮去芯切塊。雪耳用清水泡半日至軟身,把黑色底部剪掉備用。鍋中加入約2000毫升水,放入全部材料,武火煮至水滾,調文火煮約1小時,最後下鹽調味即可。 … Read the rest

立即焗杯梨水,潤一潤喉先!??

立即焗杯梨水,潤一潤喉先!??

#燉雪梨真是清甜又滋潤
#煮熟後少啲寒涼

喉嚨氣管不適時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雪梨,原因是梨不但清甜多汁又解渴,而且更有潤喉潤肺的功效。因此在轉季時分吃梨就最好,可以應對因秋燥而引起的喉嚨乾涸和經常口乾的問題。但是由於梨本身性涼,想減輕其寒性,亦可將其燉熟食用,這就是為甚麼我們經常吃到以梨燉煮成,配以滋陰食材的潤燥糖水了。

梨﹣屬性涼。能生津潤燥、清熱化痰及解酒。尤其適合經常使用喉嚨說話和唱歌的人士,另外身體有偏熱症狀如口乾、喉嚨痛、聲音沙啞等也適合食用。但要注意梨並不適合脾胃虛寒的人士食用,即是食生冷後容易胃痛、易有腹瀉及寒咳(咽癢咳嗽有白痰)的人。

*燉或蒸熟能減輕梨的寒涼屬性,可舒緩小兒痰熱口乾,有黃痰症狀。

Pear is the fruit … Read the rest

對抗秋燥由健脾胃開始????

對抗秋燥由健脾胃開始????

#補肺潤燥養脾胃
#秋天不再dry下去
#正能量星期二

潤燥過度反而會生濕!

秋季保健,人人都忙著要滋陰潤肺。在中醫理論中,與肺對應的顏色是白色,所以白色的食物多有潤肺的功效,適合在秋天適量食用。另外,秋季容易引起一系列秋「燥」症狀,所以潤燥是必須的,閒時可以焗一杯蜂蜜雪梨水飲用,總比一杯白開水解渴。但不要忘了養脾胃,所以說一連四季也要健脾養胃,因為當脾胃虛弱,多多的滋潤食物身體都不能吸收,更有可能讓身體聚濕,越補越睏,反而好心做壞事。滋養身體之前,要好好為脾胃「磨沙」一下,「省靚」脾胃,自然能夠好好吸收潤肺滋陰的好食材!

宜:
﹣多喝開水,為身體補充水分
﹣每日一杯米水,養好脾胃
﹣適量進食滋陰食材,如雪梨、石斛、沙參、玉竹、麥冬等… Read the rest

最近都在熬夜?無有怕!

最近都在熬夜?無有怕!

??夜貓揮手區
#星期二正能量

晚睡會耗傷心陰,陰虛側火旺,體內火旺引發口瘡或暗瘡、多伴隨口乾、口渴、口臭、眼乾、便秘等症狀。

養陰糖水:蓮子百合糖水
材料: 新鮮百合1個、新鮮蓮子連芯80克、海玉竹20克、冰糖適量
做法:
1. 將材料洗淨。鮮百合剝開備用。… Read the rest

感謝您加入我們的電子情報!

優惠碼:test_subscription_coupon

© 2025 CheckCheckCin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© 2025 CheckCheckCin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Logo
CheckCheckCin
Logo
立即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