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孕期好吃】做個有智慧的孕媽媽

【孕期好吃】做個有智慧的孕媽媽

#世上哪有那麼多食物能滑胎
#不要自己嚇自己
#星期四食材

對腸胃好的燕麥
「我懷孕4個月,適合飲哪款紙包米水?」
「紙包夕米水、紙包紅豆米水、紙包燕麥米水均不含薏米,適合孕婦飲用啊。」
「懷孕可以吃燕麥嗎?網上流傳說會滑胎的!」
網絡力量很強大,強大到不少流言及謬誤都傳到言之鑿鑿,看到「滑胎」二字真的嚇怕不少準媽媽。準媽媽們為安全計當然寧可信其有,結果冤枉了健康有益的燕麥了。
從中醫角度來看,燕麥性平,味甘,具補脾益氣、止虛汗的作用,它含有豐富纖維,有滑腸通便作用,滑腸並不會導致滑胎,如果孕媽媽有便秘煩惱,不妨多吃燕麥啊!惟注意不要食用過量,否則容易因消化不良或引致脹氣。… Read the rest

【飲食養生】鹹味來源不一定只有加鹽

【飲食養生】鹹味來源不一定只有加鹽

#海產類比較多味鹹食物
#學習欣賞食物原味道
#星期三問題多多

鹹味食物養腎定傷腎?
為食珠:「最近聽到中醫五味理論,說吃鹹味對腎有益,但不是說吃太鹹會傷腎嗎?」

CheckCheckCin:中醫理論認為五味與五臟有一定的親和性,中醫典籍《黃帝內經》曾提及「鹹先入腎,久而增氣,物化之常也;氣增而久,夭之由也。」鹹味與腎氣相通,可以強健骨骼,滋養腎精; 「夭」是指災殃或早亡,即是說增氣過多,再好的東西份量過多都會有壞處,所以鹹味食物可以養腎,但過多亦會傷腎,平衡之道最重要。
而且中醫五味理論中指的鹹,是天然帶鹹鮮味道的食物,而非一定要額外加大量鹽分來增加鹹味的食物,如豬肉、鴿肉、蟹、海膽、花蛤、海蜇、海帶等,所以別誤會多吃有鹽的食物就可以養腎,應該選擇中醫理論中味鹹的食物。

中醫理論中味鹹的食物:蟹、海膽、花蛤、海蜇、海帶、淡菜、蜆、田螺、蟶子、蠔、海參、瑤柱、豬肉、鴿肉… Read the rest

【中醫食補】五味究竟指哪五種味道?

【中醫食補】五味究竟指哪五種味道?

#味道與臟腑健康有密切關係
#味道要好也要吃得對
#星期二正能量

五味調和養生之道
關於味道,我們聽過五味調和、五味雜陳等形容詞,所謂五味,是指酸、苦、甘(甜)、辛(辣)、鹹,這五種除了是我們舌頭嚐到的味道,亦是中醫理論中的五味學說,不同的味有不同功效,每一種味都有相應的臟腑,所以可以按自己的身體狀況,選擇相應味道的食物,以達致身體平衡的效果。
中醫理論有個說法是「胃以喜者為補」,有時候我們突然想吃某一種味道的食物,可能反映著身體的問題,例如特別想吃甜,可能是身體缺乏能量;特別想吃酸,可能是肝臟健康出現了問題,想進一步了解身體狀況,還是應諮詢相熟註冊中醫師。
雖然食物有偏性和功效,但要注意過猶不及,不宜大量進食同一種類食物,中醫養生理論講求平衡,能達到五味調和就是養生之道。


對應臟腑:肝… Read the rest

【中醫小知識】日常飲食你吃對了嗎?

【中醫小知識】日常飲食你吃對了嗎?

#簡單根據寒熱平選擇食物
#自己做自己的醫師
#星期一BlueMonday

認識食物四氣理論
中醫理論中有「四氣五味」之說,四氣又稱四性,是指藥物和食物分為寒性、涼性、溫性和熱性,加上不寒不熱的平性,有人稱為五性。所謂「藥補不如食補」,了解食物的屬性,有助我們認識如何以食物養生。中醫有「寒者熱之,熱者寒之」的理論,屬性寒涼的食物,多具清熱瀉火、滋陰生津的功效,適合有熱症或陽氣旺盛者食用;屬性溫熱的食物,多具有溫補散寒的作用,適合有寒症或陽氣不足者食用。而屬性平和的食物,則任何體質的人皆適合食用。
除了配合個人體質,食物屬性也要與四時氣候配合,寒冷季節要少吃寒涼食物,炎熱季節要少吃溫熱食物,以配合中醫學的「天人相應」觀。

?身體偏熱的表現:口乾、眼乾、喉嚨痛、口瘡、暗瘡、便秘
❄身體偏寒的表現:怕冷、手腳冰冷、臉色蒼白、 身體局部疼痛、大便稀爛… Read the rest

【傷患處理】你平日用甚麼方法去瘀呢?

【傷患處理】你平日用甚麼方法去瘀呢?

#有同事話無雞蛋用熱飯都得
#同樣是靠熱力散瘀的原理
#星期六放輕鬆

碌熱雞蛋去瘀青?
記得小時候,如果撞傷跌瘀了,媽媽就會烚熟一隻雞蛋,再將銀戒指或銀鏈塞進雞蛋之中,然後用毛巾包著雞蛋,趁熱時不斷在瘀青位置上搓揉,還記得最後打開雞蛋時,會發現銀器發黑!聽說這樣能去除瘀血,而瘀青又真的會在數天內慢慢消散。
其實並非雞蛋有特別的去瘀血功效,雞蛋在搓揉的過程中只是一種媒介,散瘀原理是以熱力溫通活血。從前選用雞蛋除了因為方便,亦可能因為它的形狀適合在皮膚上滾動有關。至於銀器發黑,其實是銀器與雞蛋及熱力接觸的化學作用,與吸走瘀血並沒有關係。
如果發現瘀傷,利用熱力及按揉驅散瘀血是可取的做法,但要注意需要過了「黃金72小時」後才按揉,因為瘀傷在形成的首72小時,皮下血管凝血或許未完全成形,按揉有可能會使瘀傷擴大。當瘀傷剛形成時,宜先用冰敷減少出血情況,72小時後才進行熱敷按揉促進血液循環散瘀。

Get rid … Read the rest

【湯水養生】坊間很容易買到清補涼湯包

【湯水養生】坊間很容易買到清補涼湯包

#配搭適當瓜果同煲四季皆宜
#用來煲糖水一樣得
#星期五湯水

初夏清補涼湯健脾祛濕
「清補涼」為廣東一帶地區的家常湯水,坊間很容易買到預先包裝好的湯料,一般包含淮山、蓮子、芡實、薏米、沙參、玉竹等材料,具清熱、平補及涼潤的功效,故曰「清補涼」。這款湯很適合初夏潮濕天氣飲用,可健脾祛濕,養陰生津,消除潮濕帶來的怠倦感,養好脾胃,祛濕更能事半功倍。煲湯時自行加入瓜果或肉類等材料,即能成為一家大小都適合飲用的美味湯水。

夏日當造瓜類小貼士:
適當地添加夏天當造的瓜類如冬瓜、佛手瓜或節瓜等。

節瓜紅蘿蔔清補涼素湯
功效:健脾益胃,強身防病,適合夏天感覺睏倦,渾身無勁時飲用。… Read the rest

【認識體質】以為虛不受補?其實調理不是一味進補!

【認識體質】以為虛不受補?其實調理不是一味進補!

#氣滯血瘀人宜放輕鬆
#痰濕濕熱人宜做運動祛濕
#星期四食材

四實體質飲食宜忌
中醫理論主要將人的病理體質分為八種,之前介紹過虛性體質:氣虛、血虛、陰虛及陽虛,餘下就是四種實性體質有:氣滯、血瘀、痰濕、濕熱。大家切忌一味盲目跟風進補,superfood不是人人適合,例如痰濕體質人士進食滋補食材則會越食越睏,濕熱體質人士每天進食薑黃也會喉嚨痛呢!最重要還是配合體質,以食材的屬性將身體偏盛調理過來!

氣滯 — … Read the rest

【血瘀體質】身上經常出現不明來歷的瘀青

【血瘀體質】身上經常出現不明來歷的瘀青

#阿媽會話你被鬼搣
#生冷食物會加劇問題
#星期三問題多多

容易瘀青要活血疏肝
斑點狗小姐:「EC,我手腳經常有些不明來歷的瘀青,明明沒有碰撞過,但間中就發現青一撻紫一撻,是我的血有問題嗎?」

CheckCheckCin:如果身體容易出現瘀青,伴隨症狀還有舌底血脈色紫、面色和唇色偏紫暗、黑眼圈比較明顯、長暗瘡或被蚊叮後容易留印、容易周身疼痛且痛無定處的話,就代表你屬於血瘀體質,這種體質的人因為血液運行不暢並滯留經脈,化成血瘀,容易出現瘀青。

生活調養上,血瘀體質人士尤其要少吃生冷,因為生冷食物會直接影響體內氣血循環,瘀積經脈更會加劇血瘀情況,適量吃具活血、行氣、疏肝解鬱作用的食材,例如山楂、黑木耳、桃仁、玫瑰花、茉莉花等。平日做適量強度大的運動,例如游泳、球類運動等,有助於消散瘀血。亦建議進行多人參與的球類運動,因為正面的社交活動同時有減壓作用。血瘀人士大多肝氣不舒,所以不宜熬夜,宜在肝經循行時間(午夜1時)前入睡,保證肝血順利更新。

山楂陳皮桂花茶
功效:活血化瘀理氣。… Read the rest

【痰濕體質】夏天外濕加內濕真的讓人不想動

【痰濕體質】夏天外濕加內濕真的讓人不想動

#脾虛的人多痰濕
#記著越濕越要動
#星期二正能量

不當飲食惹痰濕
來到初夏,已感受到潮濕悶熱天氣對身體的影響了,胃口變差,老是想喝凍飲,飲食選擇也轉了季,以下是中環OL Summer一天的飲食記錄,在當中有否找到你的影子?

早餐- 粟米片 + … Read the rest

【經常痰上頸?】以為感冒有痰原來是氣滯

【經常痰上頸?】以為感冒有痰原來是氣滯

#不時發出嚡嚡聲散發負能量
#容易緊張完美主義者易肝鬱
#星期一BlueMonday

緊張大師易氣滯
坐在鄰座的同事是出名的緊張大師,三不五時都說失眠、偏頭痛,又感覺喉嚨有痰,不時聽到他「清喉嚨」的聲音。一直以為是感冒症狀,但多次服用感冒藥後問題都沒有解決,因為他並非患上感冒,這些其實是氣滯體質的症狀。這種體質的人常常會感到喉嚨有異物感,吞不下又吐不出,這種猶如「痰上頸」的情況中醫稱之為「梅核氣」,主因為情志不暢引致肝氣鬱結,影響津液運化,聚濕生痰,痰氣互結於咽喉而為病,自我要求高、容易緊張、完美主義者和經常面對壓力的人特別容易有這種情況。
氣滯體質人士除了靠中藥調理身體,更重要是調整思想,找個方法令自己放下執著,保持好心情方為上策!平日飲用花茶疏肝解鬱,頭痛發作時可按合谷穴紓緩不適症狀。

紓緩壓力穴位 — 合谷穴… Read the rest

感謝您加入我們的電子情報!

優惠碼:test_subscription_coupon

© 2025 CheckCheckCin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© 2025 CheckCheckCin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Logo
CheckCheckCin
Logo
立即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