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吃對食物好疏肝】

【吃對食物好疏肝】

中醫理論認為壓力大的人會出現肝鬱氣滯的情況,因為肝主疏泄、調節情志,如果肝功能失調導致肝鬱,就會令情緒鬱悶,出現頭痛、多嘆氣、多打嗝或放屁、胃痛、大便不調、失眠等氣滯體質的症狀。除了進行減壓活動,亦可注意日常飲食,適量進食有疏肝理氣、安神解鬱功效的食材,有助氣血運行,改善肝鬱氣滯的情況。同時避免進食辛辣食物,因為辛辣會抑制肝臟功能,令經脈不能保持暢通。

⭕宜吃疏肝理氣、安神解鬱的食材:
白蘿蔔、蓮藕、絲瓜、佛手瓜、猴頭菇、茨實、蓮子、百合、陳皮、金桔、五指毛桃、佛手、玫瑰花、茉莉花、洋甘菊

❌忌吃辛辣食材:
薑、蔥、蒜頭、辣椒、花椒、咖喱

玫瑰花佛手花茶
功效:疏肝解鬱,紓緩多嘆氣、胃部易脹氣不適及心情鬱悶等症狀。
材料:玫瑰花、佛手花、蜂蜜各少許
做法:將玫瑰花、佛手花放入保溫瓶,注入熱開水沖洗一遍,再注入熱開水焗5分鐘,待水變暖後加入蜂蜜拌勻即可。此茶可沖泡3至4次至味淡。一星期可以連續服用3天。… Read the rest

【三大疏肝減壓穴位】

【三大疏肝減壓穴位】

壓力看不到又摸不著,但它卻影響著不少人的身心健康、工作表現甚至人際關係。有些人以為自己沒有壓力,其實壓力會以不同方式呈現出來而自己未必知道。從中醫角度來看,壓力會改變人的身心狀態,你最近一個月有以下症狀出現嗎?
☐ 常嘆氣
☐ 多打嗝或放屁
☐ 常不經意乾咳,自覺喉嚨中有東西卡住,吞不下,吐不出
☐ 心神恍惚… Read the rest

【一年四季都應健脾胃】

【一年四季都應健脾胃】

中醫經常強調養好脾胃,究竟甚麼是脾胃呢?簡單來說脾胃就是消化系統,健康的脾胃可吸收食物中的營養,滋養臟腑;小朋友發育長高、大病後康復或是秋冬要滋陰進補也要靠脾胃的。

胃主受納,吸收食物中營養;脾主運化,負責人體內水分代謝和運輸營養。人自出生後就要靠脾胃去吸收及運送營養至身體各部分,當人脾氣不足,自然不可以把食物轉化成身體能吸收的營養,身體也會較虛弱。所以養好脾胃,就可好好吸收食物中的營養,濡養身體。「脾為氣血生化之源」,消化吸收好,身體自然好。

「脾為後天之本」,養好脾胃是要靠後天的努力,以下是養好脾胃小貼士:
– 每日飲用由紅米、白米及薏米煮成的米水
– 避免進食生冷食物
– 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分進補… Read the rest

【雪耳 vs 黃耳】

【雪耳 vs 黃耳】

秋天宜吃有滋潤功效的食材,雪耳就是其中之一,它能滋陰潤肺,是老少咸宜的潤膚佳品。其實同屬真菌界銀耳科的黃耳滋潤效果一樣高,黃耳又名金耳/金雪耳,性平,補脾胃效能更勝雪耳,特別適合陰虛、血虛、氣虛、陽虛體質人士食用。乾身的黃耳皺褶很多像個小腦袋,煲煮前要先清洗,並且浸泡數小時至軟身才使用,小小的黃耳浸泡後可發大數倍,除了煲湯,黃耳本身帶有淡淡桂花香味,煮糖水同樣美味。要注意寒咳、痰濕及濕熱體質人士都不宜多吃雪耳和黃耳。

木瓜百合金銀耳糖水
功效:滋陰潤燥,滋潤皮膚,紓緩皮膚、咽喉乾燥等症狀。
材料:木瓜半個、黃耳2塊、雪耳1朵、百合15克、冰糖適量
做法:
1. 所有材料洗淨,黃耳及雪耳預先浸泡至軟身,把黑色底部剪掉切碎;木瓜去皮去核切塊備用。… Read the rest

【新冠肺炎後痰難清?】

【新冠肺炎後痰難清?】

終於捱過新冠肺炎變回一條線,但不少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,例如痰黏喉嚨、氣短、失眠、月經異常、皮膚問題如風疹、濕疹等,最近還多見脫髮症狀!從中醫角度來看,病癒後千萬別急著進補,以免把病邪困在體內,痰黏喉嚨、氣短常見原因為病毒未完全排出體外,如果伴隨眩暈、頭重、肌肉痠痛等症狀,宜清熱化痰祛濕,適量食用有清熱祛濕功效的食材,例如綠豆、冬瓜、薏米;減少飲用奶茶、啤酒;避免進食煎炸油膩、重口味及乳製品。

如果脾胃不佳,有痰濕內阻的情況亦會阻礙康復進度,所以轉陰後宜健脾化濕,適量食用有健脾化濕功效的食材,例如赤小豆、眉豆、扁豆等;少飲食生冷;多到戶外曬太陽及做適量運動。每天喝以紅米、白米、薏米配製而成的米水,有助減輕脾胃負擔加速身體復原。由於新冠肺炎引起不同症狀的成因很多,如有任何症狀,宜諮詢中醫師辨證論治。

化痰穴 – 豐隆穴
👉🏻甚麼時候按?
痰上頸、身體睏倦時候。痰濕、濕熱體質人士尤其適合。
👉🏻如何按?
此穴肉厚而硬,按壓時可用按摩棒,或用大拇指重按。… Read the rest

【清熱潤肺粉葛湯】

【清熱潤肺粉葛湯】

秋天氣候乾燥,皮膚乾燥、龜裂、痕癢,每天喝雪耳湯、給皮膚塗抹潤膚霜就可以嗎?中醫的養生方式很全面,宜從生活保健著手,秋季飲食調理不只在於滋潤,秋天主收,宜「收斂神氣」、「逆之則傷肺」,萬物收斂,肺氣內應,養生應以養肺為主,肺氣足,就可形成保衛身體之氣,預防病邪從氣管和皮膚侵入,不輕易患上感冒,皮膚亦不易乾燥痕癢,宜適量進食具潤肺生津、養陰潤燥功效的食材,例如雪梨、雪耳、花旗參、百合、芝麻、蜂蜜、枇杷、石斛、杏仁、海底椰、玉竹、沙參等。

面對香口、油膩煎炸及辛辣食物就要忍忍口,因為秋天已非常乾燥,多吃重口味食物只會火上加油,愈吃愈燥,容易出現嘴唇破裂、皮膚乾燥敏感甚至便秘等問題,薑、蔥、蒜等辛辣發散之物亦要少吃。要注意不宜運動過度,因為排汗過多會耗損陽氣,適合進行靜態運動如太極、氣功、瑜伽、慢跑等,有助收斂精、氣、神。

秋季保健素湯 –
粉葛雪梨淮山湯
功效:清熱潤肺,紓緩天氣乾燥引起的皮膚乾、喉嚨乾、眼乾等症狀。
材料:粉葛1個、雪梨2個、紅蘿蔔1根、乾百合12克、乾蓮子20克、乾淮山20克、蜜棗2枚
做法:
1. … Read the rest

【秋季口乾乾,吃個梨就能紓緩!】

【秋季口乾乾,吃個梨就能紓緩!】

常說秋天要吃梨,因為梨有潤喉潤肺作用,特別適合氣候乾燥的秋天食用。從中醫角度來看,梨性寒,有生津潤燥、清熱止咳化痰的功效,如果本身體質偏熱,例如有面紅耳赤、口乾、喉嚨痛、便秘、暗瘡、口瘡等症狀,吃梨就能起平衡作用;但如果體質偏寒,有怕冷、臉色蒼白、手腳冰冷、大便稀爛等症狀,或者脾胃虛弱、胃酸較多、患上風寒感冒人士均不宜多吃,月經期間也要避免進食。

如果秋天想潤燥,但體質不宜吃梨,可以選擇屬性平和又有生津潤燥功效的食材:
蘋果 — 潤肺健胃、生津止渴、消食止瀉
葡萄 — 補氣血、健胃生津、消水腫
無花果 … Read the rest

【暗瘡代表有熱氣】

【暗瘡代表有熱氣】

暗瘡又名青春痘,年紀不小的你會為自己仍會生暗瘡而暗爽嗎?其實生暗瘡不代表青春😂,是代表你有偏熱體質!從中醫角度來看,暗瘡主要成因為血熱與濕熱,兩種體質出現的暗瘡和伴隨症狀大有不同:

🌋血熱痘-有膿頭,暗瘡四圍泛紅發熱,同時有小便黃、大便乾結等症狀,而女性更有可能會出痛經、月經有血塊等症狀。

涼血解毒茶療
材料:生地10克、牡丹皮10克、赤芍9克
做法:材料洗淨,鍋中加1000毫升水,加入材料以武文煮至水滾,改文火煮30分鐘。

🌋濕熱痘-有膿頭,暗瘡四圍泛紅而腫痛,伴隨多面油及口氣、小便黃、大便黏滯不暢之感。

清熱解毒茶療
材料:白花蛇舌草10克、土茯苓20克、連翹10克
做法:材料洗淨,鍋中加1000毫升水,加入材料以武文煮至水滾,改文火煮30分鐘。… Read the rest

【入秋容易流鼻血?】

【入秋容易流鼻血?】

秋天讓人口乾舌燥,不時想咳兩聲,甚至鼻腔傳來血腥味,鼻水出現血絲!這些症狀都是受到秋燥的影響,有些人鼻黏膜本身較薄,天氣乾燥令鼻黏膜變得特別乾;如果加上平日有搓鼻、挖鼻的習慣,或者多吃煎炸油膩、重口味食物,加上睡眠不足,就更容易流鼻血。

🩸流鼻血處理方法⛑️
先將頭微微向前垂低,用手指輕按壓兩邊鼻樑,改為用口呼吸,約1-2分鐘後放手,如血仍然流出就重覆上述動作至止血為止,如果超過10分鐘仍未止血,或者出現次數頻密,例如一周數次,建議就醫處理。

想減少流鼻血的情況,宜滋陰潤燥,適時補充水份,適量飲用蜂蜜水,睡覺時床邊可以放一杯水,有需要可以用蒸氣潤鼻以保持鼻腔濕潤,少吃煎炸油膩食物,適量飲用涼血滋潤湯水或茶療,例如茅根有涼血止血、清熱利尿的作用,蓮藕亦有清熱解渴、止血化痰、養胃滋陰的功效。

雪梨茅根茶
功效:潤肺涼血止血,紓緩因乾燥而流鼻血的症狀。
材料:雪梨1-2個、雪耳半塊、新鮮茅根40克(約1兩)、麥冬9克、冰糖適量
做法:
1. … Read the rest

【傷風感冒飲食調護】

【傷風感冒飲食調護】

傷風感冒很常見但亦不可看輕,抵抗力弱人士更可能引起併發症,而且為免傳染他人還是要小心處理。患者應留在家中休息直至痊癒為止,注意多休息及戒口,飲食宜清淡。因為感冒分不同類型,宜諮詢中醫辨證論治,對症下藥。

飲食調護細節:
– 進食易於消化、清淡而富營養的食物,如白粥、蒸肉餅及清菜等
– 多喝溫水及米水,也可適量飲用檸檬水
– 不能進補,避免進食雞、人參、黨參等溫補食物
– … Read the rest

Thanks for joining our newsletter!

Coupon Code: test_subscription_coupon

© 2023 CheckCheckCin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© 2023 CheckCheckCin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Logo
CheckCheckCin
Logo
Get the 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