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仁茶除了養顏也能潤腸通便。

杏仁茶除了養顏也能潤腸通便。

#杏仁大不同
#食材星期四

不少人都喜歡吃杏仁茶,因為有養顏,美白的功效。你又知道杏仁茶是用哪一種杏仁煮製的呢?經常聽到有人說南北杏有毒,但其實南、北杏有甚麼分別,是否與我們常吃到的堅果杏仁一樣?南、北杏其實都是杏的種子,盛產地分南北而命名,南北杏需要經由處理才可食用;而平常我們吃到的堅果杏仁則是扁桃或巴旦杏的種子,和南北杏來自的杏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,本身並沒有毒性。一般果仁都會有潤腸通便的效果。

南杏﹣產於南方,又稱甜杏仁,杏仁茶多用南杏。外觀上較北杏大粒。性平,有潤肺、潤腸通便功效尤其適合肺氣虛弱人士飲用。注意感冒未清者,容易反覆腹瀉者都不適合飲用。

北杏﹣盛產於北方,又稱苦杏仁,主要為入藥用途。味苦,有小毒。有袪痰止咳、平喘及潤腸的功效。治外感咳嗽、氣喘的功效較強,亦能舒緩便秘症狀。因帶有小許毒性,切忌服用生或未經處理的北杏。

堅果杏仁﹣又名巴旦杏,是扁桃或巴旦杏的種子,比南北杏較大顆得多。屬性性平和,有潤肺及潤腸的功效,多作為堅果零食或食材之用。

Almonds vs Sweet … Read the rest

有便不去是罪過?

有便不去是罪過?

#原來有好多人沒有一日一便
#正能量星期二

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,所以何謂正常的排便,就要視乎你平日的習慣,基本而言,一天兩至三次,到兩至三天一次也可屬正常,但當然最好就是便便要舒暢,成形呈條狀,沒有特別濃烈的臭味,沒血絲等。而便秘並不單是指超過三天才排一次便,假如你在排便過程中非常困難,大便很硬呈粒狀,或要很用力又、長時間才可排出,也算是便秘。

要有良好便便,就要謹記以下要點:
﹣多飲暖水:尤其在早上起床後,一杯暖水不但為你補充水分,更可幫助腸道蠕動,潤腸通便。
﹣定時便便:因為身體是會依時依習慣的。在中醫理論中最好的排便時機為早上5至7時,是大腸經循行的時間,最好就是把積累的毒素排出。假如未能如此早起床,也可隨生活習慣訂下自己的排便時間,每天盡量在該時段上廁所。
﹣有便意時要立即去:因為這是身體給你的訊號,假如錯過了就會令便意消失,未可順暢排便。
﹣多吃蔬果和潤腸通便的食材:如火龍果、黑芝麻、木耳、蜂蜜等。
﹣適量運動:運動可增強脾胃的運化,對消化有幫助,亦有助排便。… Read the rest

大人小朋友都會dry?

大人小朋友都會dry?

#BB秋天也會dry
#要多注意為小朋友補充水分
#親子星期六

小朋友秋燥怎樣辦?
孩子的肺部尚未發育成熟,因此在轉季時期,尤其是夏轉秋的時候,容易受乾燥天氣影響而出現氣管不適、晨起鼻水有血絲、流鼻血或排出粒粒大便甚至便秘等症狀。加上孩子的皮膚份外嬌嫩,較容易出現痕癢、泛紅、出疹等過敏症狀。父母謹記要為他們擦上無添加的潤膚乳以外,亦可利用簡單食材如雪梨、雪耳、百合、蜂蜜、杏仁、無花果等,為小朋友潤燥。(注意:一歲以下嬰兒不適宜服用蜂蜜。)另外家裡也應該開啟噴濕器,將室內濕度保持適中。

秋燥寶寶食療:

雪耳百合無花果粥
材料:雪耳半塊、鮮百合50克、白米1/4米杯、無花果2枚
做法:材料洗淨,百合去頭尾,逐瓣拆開備用。雪耳浸泡至軟身,將雪耳底部黑色硬塊剪掉,無花果去皮切小塊。無花果、雪耳及白米一同煮成粥,最後3分鐘加入鮮百合煮熱即可。… Read the rest

星期五湯水 -老黃瓜雪梨雪耳湯

星期五湯水 -老黃瓜雪梨雪耳湯

#由外燥到內
#一碗湯為你滋養身心
#星期五湯水

不再躁底湯水
平日上班已經很易躁底,再加上秋天日漸乾燥,不論外在內在同樣很dry,試問這時候有甚麼比喝一碗潤燥湯水更好?不但暖笠笠又可滋養身心,減輕身體積貯的燥熱,亦可滋陰,可舒緩因為秋燥而引起的喉嚨乾涸、目赤及乾咳,不再燥底!

老黃瓜雪梨雪耳湯
材料:雪梨2個、老黃瓜1根、雪耳1塊、黃豆30克、杏仁15克、陳皮1角、無花果3枚

做法:所有材料洗淨,老黃瓜連皮切塊、雪梨連皮去芯切塊。雪耳用清水泡半日至軟身,把黑色底部剪掉備用。鍋中加入約2000毫升水,放入全部材料,武火煮至水滾,調文火煮約1小時,最後下鹽調味即可。 … Read the rest

立即焗杯梨水,潤一潤喉先!??

立即焗杯梨水,潤一潤喉先!??

#燉雪梨真是清甜又滋潤
#煮熟後少啲寒涼

喉嚨氣管不適時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雪梨,原因是梨不但清甜多汁又解渴,而且更有潤喉潤肺的功效。因此在轉季時分吃梨就最好,可以應對因秋燥而引起的喉嚨乾涸和經常口乾的問題。但是由於梨本身性涼,想減輕其寒性,亦可將其燉熟食用,這就是為甚麼我們經常吃到以梨燉煮成,配以滋陰食材的潤燥糖水了。

梨﹣屬性涼。能生津潤燥、清熱化痰及解酒。尤其適合經常使用喉嚨說話和唱歌的人士,另外身體有偏熱症狀如口乾、喉嚨痛、聲音沙啞等也適合食用。但要注意梨並不適合脾胃虛寒的人士食用,即是食生冷後容易胃痛、易有腹瀉及寒咳(咽癢咳嗽有白痰)的人。

*燉或蒸熟能減輕梨的寒涼屬性,可舒緩小兒痰熱口乾,有黃痰症狀。

Pear is the fruit … Read the rest

對抗秋燥由健脾胃開始????

對抗秋燥由健脾胃開始????

#補肺潤燥養脾胃
#秋天不再dry下去
#正能量星期二

潤燥過度反而會生濕!

秋季保健,人人都忙著要滋陰潤肺。在中醫理論中,與肺對應的顏色是白色,所以白色的食物多有潤肺的功效,適合在秋天適量食用。另外,秋季容易引起一系列秋「燥」症狀,所以潤燥是必須的,閒時可以焗一杯蜂蜜雪梨水飲用,總比一杯白開水解渴。但不要忘了養脾胃,所以說一連四季也要健脾養胃,因為當脾胃虛弱,多多的滋潤食物身體都不能吸收,更有可能讓身體聚濕,越補越睏,反而好心做壞事。滋養身體之前,要好好為脾胃「磨沙」一下,「省靚」脾胃,自然能夠好好吸收潤肺滋陰的好食材!

宜:
﹣多喝開水,為身體補充水分
﹣每日一杯米水,養好脾胃
﹣適量進食滋陰食材,如雪梨、石斛、沙參、玉竹、麥冬等… Read the rest

當身體出現奇怪症狀,就知道已轉季,正式入秋了。

當身體出現奇怪症狀,就知道已轉季,正式入秋了。

#明明好熱但又覺得好dry
#秋燥你真古惑
#bluemonday

轉天氣有古怪?
香港屬南方氣候,即使過了立秋天氣仍然很熱,感覺不到一點秋意。其實,時節已過秋分,雖然氣溫依然炎熱,但燥意已經偷偷來襲,份外想喝水,喝多少都依然口乾。皮膚繃緊,即使不像生病,早上起來也會特別易咳嗽,鼻內有時更有血絲?原來這些都是秋燥的影響,在中醫理論中,肺的位置相對於其他臟腑高,因此當氣溫及氣候轉變,也會在第一時間受影響,尤其是在秋季,乾燥侵襲,肺氣就特別易耗損,就會出現氣管不適、喉痛乾涸,而鼻水有血絲也是因為肺燥而引起的症狀,尤其容易發生在本身有鼻敏感和氣管敏感的人身上,因為這類人皆為肺氣較弱。另外「肺主皮毛」,秋燥也會令皮膚出現乾燥和痕癢,這就是為甚麼夏轉秋時份外多古怪的症狀!

Feeling odd with … Read the rest

乾與新鮮的食材,功效都相約。

乾與新鮮的食材,功效都相約。

#想美白就食淮山
#睇住面色去做人
#食材星期四

中醫理論中,同顏色的食物就可補足相對應臟腑的作用,白色入肺,而肺和皮膚相關連,因此白色食物亦有養顏美白皮膚的功效。淮山是其中一種白色食材,屬性平和,能健脾養胃,補肺生津。對脾胃虛弱、容易倦怠無力、食慾不振,以及白帶多和尿頻等症狀有幫助,補脾亦可減低因脾胃虛弱而引致的面色萎黃,但是很多人會問鮮淮山和乾淮山究竟有沒有分別,哪種功效會更好呢?

鮮淮山及乾淮山功效相若。淮山又稱山藥,性平,都能健脾養胃,補肺生津。感冒未清者及便秘人士不宜多吃。購買乾淮山時要注意,盡量選購帶天然淡黃色以及紋路的,過分雪白平滑的有可能是在製作時被加工,另外亦可聞聞看有沒有刺鼻的味道。

另外還有紫淮山- 又稱紫玉山藥,性溫,和一般山藥一樣有健脾養胃的功效,但由於顏色帶紫,花青素豐富,補腎的功效更卓越,亦對皮膚抗氧化有更強的作用。

Wild Yam … Read the rest

血虛不只是一味補血,還要配合補氣。

血虛不只是一味補血,還要配合補氣。

#正能量星期二
#要白裡透紅其實唔難

小孩作息及飲食有時,不似成人百般任性,所以常見小孩們的臉色多是白裡透紅。都市人工作繁忙而且壓力甚大,每天都休息不足,甚至運動過度,如兩三個小時連續做時興的高溫瑜珈、腳踏車、馬拉松等消耗體力的流汗運動,反而會過度耗損血液津液,長期演變成血虛體質。血虛不一定是西醫角度的貧血,但也會有人即使檢驗時血色素合符水平,但在中醫角度是血虛。假如你覺得自己一直面色和唇色蒼白、又特別容易頭暈眼花、經常要深呼吸、有心悸、甚至脫髮、指甲容易折斷、皮膚乾燥、女性月經不調,月經量少、顏色淡紅,嚴重者甚至會停經等等,都屬於血虛的表現。想面色紅卜卜?就是好好養氣血!

宜:
– 適量進食補氣血食物,如紅豆米水、黨參、黃芪、紅棗、紅豆、龍眼肉、雪耳等
– 適量進食溫補蔬果如南瓜、櫻桃、水蜜桃、芒果、薑等
– … Read the rest

寒底唔適合食太多香蕉呀。

寒底唔適合食太多香蕉呀。

#食物生熟亦會影響屬性
#活到老學到老
#食材星期四

香蕉是不少人最喜愛又常食的水果之一,味道香甜,大人細路也喜愛,香蕉屬性寒涼,有清熱解毒的功效,亦可通便潤腸。香蕉尤其適合一眾「熱氣」人士食用,但假如你本身脾胃虛寒(飲食生冷後容易胃痛、胃脹)、容易頭暈、腹瀉等就要注意少吃,或是可把香蕉蒸熟來吃,因為蒸熟寒性會被大大減低,又或是可選擇吃較溫和的大蕉或皇帝蕉。

生香蕉-屬性寒涼,有清熱解毒及治痔瘡的功效,適合熱氣人士使用。要注意尚青或沒熟透的香蕉有收斂作用,能止瀉更有可能引起便秘,不宜多吃。

熟香蕉或經烹煮的香蕉-寒性會減低,帶潤腸通便的效果。最好是香蕉皮上呈現梅花點的。

What’s the difference … Read the rest

Thanks for joining our newsletter!

Coupon Code: test_subscription_coupon

© 2025 CheckCheckCin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© 2025 CheckCheckCin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Logo
CheckCheckCin
Logo
Get the 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