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使父母】寶寶住進你的心裡

【天使父母】寶寶住進你的心裡

#坐小月與坐月一樣調補
#身邊人請多多照顧媽媽情緒
#星期三問題多多

坐小月注意事項
小天使媽媽:「懷孕二十週,寶寶忽然沒有心跳而引產了,失胎後還有子宮收縮、惡露等等狀況很難熬,到底我做錯了甚麼?」

CheckCheckCin:失胎的傷痛沒有言詞能表達,生命裡某些事就是要讓時間治療。無論是自然還是人工流產,都對小產婦的身體有一定的傷害,所以不管是心靈還是身體還需要好好調理 。流產後的調補名為「小月子」,坐小月的飲食調補和生活起居注意事項基本上與坐月相約,流產後不宜馬上大補,如立即服用鹿茸、人參、雞酒等溫性食材,應先以平補方式調理脾胃、活血祛瘀,排清惡露。隨後配合體質,滋陰養血、強腰補腎。小產婦要盡量疏導情緒,收拾心情,不能只將情感埋藏,要向身邊親人訴說分憂。很多原因能導致流產,千萬不要執著於「為什麼」或怪罪於自己。悲傷未必能消逝,學會與它共存,將對小天使的愛放在心內。

山楂桂圓合歡花茶
材料:合歡花9克、山楂6塊、桂圓10枚、陳皮適量… Read the rest

【瘦就是美?】減肥也要適可而止!

【瘦就是美?】減肥也要適可而止!

#減肥需要循序漸進
#愛美都要愛命
#星期三問題多多
… Read the rest

【薑的謎思】女人一定要飲薑茶?

【薑的謎思】女人一定要飲薑茶?

#媽媽總叫阿女飲薑茶
#無時無刻都要驅寒?
#星期三問題多多

薑茶人人合適?… Read the rest

【大姨媽消失了】遲到好過無到?

【大姨媽消失了】遲到好過無到?

#情緒與身體息息相關
#有壓力可以喝花茶保健
#星期三問題多多

壓力影響月經遲來
女同事:「唉!最近煩事太多,心情也變差,連平時準時報到的「大姨媽」過了一星期還沒來,整個人感覺『谷住谷住』,該如何是好?」

CheckCheckCin:偶爾一次但須提防而不用過度憂慮,月經不正常的症狀連續出現兩週期或以上就要留意了。從中醫角度來說,這是「月經後期」,即是經期比平時延後七天以上,有些人更會延至四、五十天作一次週期。遲經有可能因血虛、虛寒、陰虛,也會因痰濕或肝鬱氣結引致。假如你近來多煩心,就有可能是因情志失調導致肝鬱引起。肝與情志關係密切,當人壓力大、精神緊張或情志不暢時,導致氣機的循環受阻,血行不暢,經期就可能會延後,而且經血色更會帶紫紅及有血塊,也會有小腹脹痛及胸脅脹痛,所以才會覺得下腹「谷住谷住」。最簡單是由疏肝解鬱及戒吃生冷入手,透過飲食、情志調理、 穴位按摩,改善因氣血瘀滯所導致的經絡不通,行氣活血。想「大姨媽」乖乖報到,可以跟隨以下小貼士!

調理經期小貼士:
– … Read the rest

【夏日消滯篇】再忙也要吃得健康一點

【夏日消滯篇】再忙也要吃得健康一點

#快餐雖平但不可天天吃
#喝一杯消滯茶飲有助消化
#星期三問題多多

自製消滯抒壓茶飲… Read the rest

【都市恐怖傳說】年輕人也會生蛇

【都市恐怖傳說】年輕人也會生蛇

#生蛇不是老人專利
#身心多多休息照顧好自己
#星期三問題多多

生蛇也因壓力起
心事重重的女生:「近來有很多事情同時發生,整個人生好像失序了。這個時候『生蛇』難道天都不喜歡我了?」

CheckCheckCin:不要想太多,其實生蛇很普遍,可能是身體給你要多休息的警號!最重要還是要看醫生,服藥,順道微調一下生活及飲食習慣!中醫理論應為生蛇屬「蛇串瘡」的範疇,又名纏腰火丹、蜘蛛瘡、串腰龍等。患處長滿通紅疱疹,更會發熱痕癢及刺痛,由於是跟隨身體神經線呈帶狀生長,所以醫學上被稱為「帶狀疱疹」,才會有「生蛇圍圈會死」的說法,但這實屬傳言,不要過分擔心!很多原因能誘發生蛇,如濕熱積貯體內、熱毒入侵、脾虛濕盛又或是氣虛血瘀等,但常見還是因為情志內傷,肝鬱氣滯,久而化火,外洩肌膚而發。而生蛇時的痛楚,也會令人情緒更差,形成惡性循環,所以懷疑自己生蛇時就要立刻求醫,另外也要盡量放鬆心情,盡量不要再糾纏負面思想中,脫離一下讓自己的腦袋及身體喘息。

生蛇調護小貼士:
— 避免進食發物如茄子、蘑菇、有殼海鮮等… Read the rest

【媽媽智慧】肚痛時一定有聽過媽媽說你有風

【媽媽智慧】肚痛時一定有聽過媽媽說你有風

#打落個肚有卜卜聲就是有風
#驅風油真的能醫肚痛嗎
#星期三問題多多

肚子有風會腹痛?
好孩子:「記得小時候每次肚痛時媽媽都會為我塗驅風油,說是肚子有風才會痛,是真的?」

CheckCheckCin:中醫理論中腹痛的原因其實眾多,也有分不同位置的痛,如胃、臍腹(即肚臍周圍)、小腹(肚臍對下)以及少腹(肚臍對下左及右邊),而你所指因「肚風」而引起的腹痛主要與胃有關。當吃飯速度太快,就會在不自覺間把空氣也吃進肚子裡,出現胃脹不適,除了有噯氣及放屁外,更可能會出現腹痛。還記得小時候媽媽總會叫我們不要用飲管在喝光的空杯子中吸空氣,也叫我們別在迎風的位置張開口,以免把「風」吃到肚子中,也就是這個原因。其實除了外在而來的「風」,肝鬱氣滯才是這種腹痛的主要成因,受情緒及壓力影響,氣機不暢而出現氣逆的情況,除了有胃氣及打嗝的症狀,不少人都會伴隨有消化不良、胃脹及腹痛等症狀。正因有胃氣而腹脹,所以拍打肚子時就會有「卜卜」的聲響。而驅風油多有止痛驅風的功效,以少量驅風油搓暖肚子,可紓緩此類型的腹痛,但不代表對每種腹痛都有效用呀!

Abdominal wind can … Read the rest

【帶著中醫去旅行】旅途上不適可靠食療緩解

【帶著中醫去旅行】旅途上不適可靠食療緩解

#活用平日學到的中醫知識
#症狀減輕自然玩得愉快
#星期三問題多多

異地旅行如何清熱氣?
夏小姐:「去旅行很開心可以每天同陽光玩遊戲,但試過曬太陽曬到微燒了,而且多吃煎炸食物,旅行時很容易喉嚨痛和硬便便,人在異地可以如何清熱氣?」

CheckCheckCin:人在異地要小心注意照顧自己身體,我們經常教大家食物的寒熱屬性,旅行時就大派用場了!例如曬太陽曬到輕微發燒,不用急於找退燒藥,不如試試飲個新鮮椰青或適量食用西瓜,因為椰青和西瓜均屬性寒涼,有清熱解暑、生津止渴的功效,可以緩解暑熱帶來的不適。不要以為飲「鬼佬涼茶」啤酒可以清熱,效果正好相反,因為啤酒性溫又有活血功效,會令病情加重。同時暫停進食煎炸油膩食物,那麼餘下的行程就不會那麼辛苦了。
如果因為熱氣而引致喉嚨痛和大便偏硬甚至便秘,不妨留意早餐Buffet枱上的水果選擇,適量進食屬性寒涼的水果,例如西瓜、蜜瓜、火龍果、梨子、蓮霧、士多啤梨等,而蘋果和熟香蕉(已出梅花點的)則有潤腸功效,有助紓緩大便問題。又或者朝早沖一杯淡鹽水飲用,因為鹽有清熱、涼血作用,也可紓緩喉嚨痛情況。
如果你是偏熱體質人士,又預知自己旅行會多進食煎炸熱氣食物,不妨帶定「好熱氣」茶療傍身,有備無患。

Ways … Read the rest

【養生療法】今年7月12日就是初伏的日子了

【養生療法】今年7月12日就是初伏的日子了

#原來多種症狀人士不適宜貼
#貼之前宜先諮詢你的中醫師
#星期三問題多多

三伏天灸人人適合貼?
何師奶:「有朋友叫我今年夏天去貼『三伏貼』,她說有病醫病,無病強身,是真的嗎?」

CheckCheckCin:「三伏貼」是指三伏天灸,三伏天灸是中醫學流傳下來的養生智慧,做法是在「三伏天」時將中藥配方敷貼在相應穴位。天灸選在全年最熱的「三伏天」進行,今年三伏天分別為7月12日(初伏)、7月22日(中伏)及8月12日(末伏),為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日子,此時人體皮膚肌理完全打開,敷貼膏藥的藥力更容易滲透皮膚,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,起扶正祛邪之效,以達至冬病夏治的效果。
天灸療法藥物一般以辛溫助陽為主,具行氣活血、提升陽氣、調整臟腑的功能,所以對虛寒性疾病特別有效,如鼻敏感、氣管敏感、哮喘及易感冒。三伏貼的位置因人而異,中醫師會根據患者的體質及想改善的問題,選取特定穴位敷貼,一般為背部、腹部及四肢。
三伏貼有增強抗病禦寒能力,但不是所有體質虛弱的人都適合,陰虛陽亢、肝陽上亢的人均不適合,體質偏熱人士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皮膚敏感、孕婦、哺乳婦女、感冒發燒者、蠶豆症患者及兩歲以下小童亦不適宜貼。

天灸療法注意事項:… Read the rest

【育兒Q&A】米水不是肥仔水!

【育兒Q&A】米水不是肥仔水!

#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生長速度
#健康不一定要胖胖的
#星期三問題多多

米水不宜開奶粉
在職媽媽:「BB剛滿一歲體形偏瘦,一直貼著生長線底部,用米水開奶會有助吸收長肉嗎?」

CheckCheckCin:中醫理論認為小兒「臟腑嬌嫩,形氣未充」,小朋友五臟六腑尚未完全發展成熟,容易有脾胃虛弱的情況出現,未能正常吸收吃下去的食物營養,所以出現「唔長肉」的情況。坊間一直流傳用米水開奶粉給小兒飲用,聲稱有增磅甚至清熱的功效,然而並不建議這樣做,沖泡配方奶粉宜跟從奶粉包裝上的指示,即是加入清水沖泡,並且與米水分開飲用。
用紅米、白米及生薏米煲煮而成的米水,屬性平和,適合男女老幼飲用,小兒1歲開始已可飲用,最初可由每天飲一小杯約60毫升開始,可以補氣健脾胃,改善小朋友營養不吸收的情況,亦能紓緩嬰兒嘔奶、消化不良甚至腹瀉等症狀。

健脾胃朝米水
材料:紅米2湯匙、白米半湯匙、生薏米半湯匙… Read the rest

Thanks for joining our newsletter!

Coupon Code: test_subscription_coupon

© 2024 CheckCheckCin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© 2024 CheckCheckCin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Logo
CheckCheckCin
Logo
Get the 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