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初夏飲食】身體外熱內熱偏不想吃熱食?

【初夏飲食】身體外熱內熱偏不想吃熱食?

#夏日飲食需涼補
#初夏宜養心防燥
#星期二正能量

夏日飲食重點
雖然未食「五月糉」,但也彷彿呼吸到炎夏的暑氣。天氣悶熱令人胃口變差,外出只想吃喝各式甜品、特飲,回家時又按捺不住從冰箱取出冰凍汽水大口大口地喝,這都是因為夏天出汗較多、易耗氣傷津,會出現口渴、口乾等症狀,為了解暑就容易一時吃太多生冷。中醫理論指出「汗為心之液」,所以初夏時節需要注意養心,也要避免滋膩食物。另外夏天亦容易引發皮膚病,可適量食用清熱利濕的食材,忌食發物。天氣再熱,都要每天按時進食三餐保護脾胃運作呢!

夏日宜適量進食:
夏季當造瓜果-冬瓜、西瓜、青瓜、菠蘿、節瓜、絲瓜
苦味食材-苦瓜、芹菜、萵筍、枸杞葉
酸味食材-菠蘿、奇異果、山楂、檸檬、百香果、芒果… Read the rest

【投奔初夏】吹冷氣好爽但傷身

【投奔初夏】吹冷氣好爽但傷身

#夏天記得保護陽氣
#錯誤消暑反而中暑
#星期一BlueMonday

夏日消暑袪濕小貼士
炎炎夏日要消暑少不免開大冷氣,左手雪糕、右手凍飲誓要透心涼!暑熱容易令汗出過多,有傷津液,以上行為未能消暑之餘,反而有可能令風寒濕邪入侵,影響體內津液運行及脾胃運化失調,適得其反導致中暑!中醫理論認為「人以天地之氣生,四時之法成」,人要順應四季的氣候變化調理身體,在這個初夏季節交替之時,除了要著眼於夏天養心及養陽氣的調理外,潮濕悶熱的天氣下也要好好養脾胃,才可順利排出身體的濕氣,令人更覺精神爽利。所以說,利用正確的方法消暑袪濕才是初夏養生之道!

初夏宜忌:
❌飲食生冷食物,免生寒濕傷脾胃,可以適當食用消暑食材如瓜類
❌常穿緊身衣物,以免未能揮發汗水,加劇皮膚敏感症狀
❌風扇、冷氣直吹,冷氣理想温度為25.5°C… Read the rest

【健康人生】亂做運動身體可能更虛弱

【健康人生】亂做運動身體可能更虛弱

#氣虛人不宜喪跑
#陽虛人宜在陽光下運動
#星期一BlueMonday

按著體質做運動
盛夏前夕特別多人的起心肝做運動,希望以最佳狀態迎接夏日。運動人做我又做,你有沒有想過哪種運動才適合自己?世上沒有哪一種運動為之最健康,健康之道是按自己體質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運動,選錯運動可能會越做越累,甚至造成勞損。中醫養生之道講究平衡,中醫古籍《黃帝內經》裡曾提及「形勞而不倦」,就是運動後最健康的狀態,意思是指身體疲累,但心卻不累,適當的運動不應該讓你體力透支及產生厭倦。

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呢?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體質,例如氣血虛弱的人不宜做過於耗汗及劇烈的運動,因為氣隨津脫,身體津液會隨著大汗而流失,反而會更虛弱;而氣滯、濕熱、痰濕體質人士則適宜做強度較大的運動,調整氣機,舒暢情志,亦可讓體內濕氣由汗排出體外。

氣虛、血虛、陽虛體質… Read the rest

【主婦手痕癢難耐】愛護媽媽由分擔家務開始

【主婦手痕癢難耐】愛護媽媽由分擔家務開始

#雙手滿佈水泡小傷口
#痕癢難忍抓到流血好痛苦
#星期三問題多多

主婦手紓緩有法
全職媽媽:「因為經常做家務接觸水和清潔劑,可惡的主婦手病情反反覆覆,怎樣才能回復以前的靚靚手?」

CheckCheckCin:不少人經常接觸水和含有化學品的清潔劑,雙手漸漸又紅又腫及出現小水泡,因為痕癢不已會忍不住抓,抓破了變成流血的小傷口,因為這種情況多出現在常做家務的主婦身上,所以稱為「主婦手」,其實雙手經常接觸水及清潔劑的工作如髮型師、廚師、清潔工人都容易患上。從中醫角度來看,這是「濕毒浸淫皸裂」,由於過度接觸水濕,濕邪入侵肌膚,令皮脂分布較少的手部皮膚更為乾燥,造成痕癢、紅腫、老化等類似濕疹、過敏性皮膚炎的症狀。解決主婦手需要同時內外調理,除了減少接觸刺激物及保持雙手滋潤,同時要配合體質,清熱除濕、滋陰潤燥。

主婦手的日常調護:
– 濕手前先戴上全棉手套,再戴膠手套隔絕清潔劑的刺激… Read the rest

【喝湯也能減肥】適合瘦身人士的湯水

【喝湯也能減肥】適合瘦身人士的湯水

#減肥期間就不要滋補
#咖啡奶茶走奶走糖
#星期五湯水

消脂瘦身湯
夏天將至,想瘦身的朋友要加把勁,很多人想「消脂」就聯想到「排毒」,以為靠腹瀉排走宿便就能瘦,其實長遠來說會損害脾胃,影響體內氣血循環,反而會導致虛胖及水腫等症狀。瘦身宜配合體質,如果屬於濕熱體質,有口渴、口臭、胃脹、胸悶、嗜睡等症狀,平日飲食比較肥膩重口味,宜多喝有清熱袪濕食材的湯水,消脂就更事半功倍。

瘦身湯水小貼士:
適當地添加清熱袪濕食材如粟米鬚、荷葉、冬瓜、老黃瓜、赤小豆、綠豆等。

白背木耳雪梨南瓜素湯… Read the rest

【打工仔系列】要應酬的工作令人特別疲累

【打工仔系列】要應酬的工作令人特別疲累

#常常大吃大喝脾胃容易吃不消
#愛好杯中物的人也容易濕熱
#星期一BlueMonday

應酬多要清熱祛濕
作為打工仔很多時都身不由己,應酬就是其中之一,不但佔據你休息時間,應酬更少不免飲點酒,以及吃下很多肥甘厚味的食物。中醫認為酒乃濕熱之物,無論是價錢便宜的啤酒以至名貴的烈酒,都會令你的身體聚濕、生痰、化熱,甚至影響肝及脾的運作,再加上應酬時的重口味食物及晚睡等惡習,令你的身體偏熱,當你發現小便黃、大便不爽甚至便秘、大便黏著廁所、容易出暗瘡、口瘡、有口氣或腳氣,那就是應酬的後遺症了。

多應酬人士日常調護:
– 上班時的提神飲料由咖啡奶茶,改為花旗參茶或菊花茶吧!
– … Read the rest

【都市症狀】經常腹瀉朋友揮手區

【都市症狀】經常腹瀉朋友揮手區

#真正直腸直肚的朋友
#經常霸佔廁所的尷尬人生
#星期一BlueMonday

慢性腹瀉困擾生活
腹瀉大家應該都經歷過,除了誤吃不潔食物那種急性腹瀉(伴隨症狀為排便常有腹鳴、腸絞痛,一般兩三天會痊癒),亦有人受著慢性腹瀉之苦,長期症狀為食少腹脹、大便稀爛不成形、飯吃到一半已經要衝廁所、吃一頓瀉一次等。雖然並非大病,但排便頻密程度影響生活,更影響心情。從中醫角度來看,脾虛、腸胃濕熱、腎虛、肝鬱都會導致腹瀉,當中以脾虛腹瀉比較多見,脾主運化,負責運送和消化營養,脾虛的話令消化吸收功能下降,以致大便稀溏,尤其進食生冷、油膩食物後腹瀉情況更嚴重。 想改善慢性腹瀉問題,除了諮詢中醫師對症下藥,亦需時調理身體,針對「脾喜燥惡濕,喜溫惡寒」的特性,日常應飲食定時,避免生冷、煎炸油膩、重口味食物,避免進食助濕食物如糯米、肥肉、棗類、牛奶、芒果、荔枝、南瓜等,多進食淮山、白扁豆、薏米等健脾食材,每日飲用具健脾利濕功效的米水,改善脾虛情況。假如你大吃大喝後就會出現腹瀉,大便稀爛或質地黏笠又特別臭,去完肛門會有種「火燒後欄」的灼熱感,可以試試以下的茶療。

土茯苓荷葉茶
功效:清熱止瀉,舒緩濕熱型腹瀉症狀。
材料:土茯苓12克、荷葉9克 … Read the rest

【拖延症發作】濕氣惹來百變的禍~!

【拖延症發作】濕氣惹來百變的禍~!

#濕重令你頭重重無精神無胃口爛便便濕疹發作
#飲碗祛濕靚湯為身體抽濕
#星期五湯水

清明祛濕三豆素湯
春日時節,「拖延症」變得特別嚴重呢?大家都受到春困影響吧?!正所謂「清明時節雨紛紛」,春天潮濕的天氣讓人容易感到疲倦嗜睡、四肢重墜、食慾不振。除了外濕影響,飲食不節制、常吃生冷、煎炸油膩等食物又會加重內濕,更容易誘發慢性皮膚問題,例如皮膚痕、濕疹發作等等。這個時節宜多喝健脾祛濕湯水,一起驅走濕氣和疲勞感!

健脾祛濕湯水小貼士:
適當地添加健脾祛濕食材如粟米鬚、薏米、陳皮、赤小豆等。

節瓜粟米三豆素湯
功效:健脾袪濕,利小便,紓緩身體因濕重而四肢困重、水腫等症狀。… Read the rest

【常見都市病】上班族容易患上電腦肩

【常見都市病】上班族容易患上電腦肩

#打工仔十個有八個都肩頸痠痛
#症狀嚴重會變痛症
#星期五湯水

粉葛祛濕湯舒筋活絡
天氣回暖,濕度上升,春天濕熱天氣容易令人感到疲倦,再加上都市人常對著電腦工作或用手機,坐姿不正確很容易引致頸緊膊頭或腰痠背痛,除了記得多做伸展運動紓緩肌肉緊張,飲用粉葛蓮藕赤小豆黑豆湯亦有舒筋活絡的功效,粉葛性寒,具有解肌退熱、生津解渴、舒筋活絡功效。

粉葛蓮藕赤小豆黑豆湯
功效:解肌退熱、舒筋活絡,紓緩肌肉勞損或姿勢不良而引致肩頸痠痛等症狀。
材料:粉葛1個、蓮藕1根、赤小豆40克、黑豆40克、蜜棗3顆
做法:… Read the rest

【育兒知識】濕疹是兒童常見的皮膚問題

【育兒知識】濕疹是兒童常見的皮膚問題

#遺傳空氣環境塵蟎食物敏感都可以是原因
#需要靠父母小心照料的敏感症
#星期三問題多多

濕疹寶寶不能喝牛奶?
濕疹媽媽:「小兒4歲有濕疹問題,我知道小朋友飲牛奶有益,但牛奶是發物又不適合濕疹人士,可以用羊奶或植物奶代替嗎?」

CheckCheckCin:牛奶性溫且具滋潤成分,如體內有濕者服用,會增加脾胃負擔,濕從內生,濕疹患者在濕疹發作時的確不宜飲用,發作期間可以考慮飲用羊奶或植物奶,羊奶性溫,有益氣補虛作用,而植物奶可選擇屬性平和的燕麥奶和榛子奶,前者有補脾益氣、潤腸通便功效;榛子奶可健脾養胃,適合各種體質人士飲用,尤其適合脾胃虛弱、容易反覆腹瀉人士。
雖然市面上有不同奶類選擇,但當然最適合嬰幼兒體質的還屬母乳,然而也明白非每位媽媽都有足夠母乳,又或是可長期哺乳。因此讓孩子飲用奶類最好多注意每一種奶的營養成份,例如羊奶雖好,但羊奶所含的葉酸、鐵質、維他命都比牛奶少,而植物奶的營養素例如蛋白質含量亦相對低,假如一歲以下的寶寶真的有濕疹問題而未可飲用奶粉,建議先諮詢醫生意見。

母乳 - … Read the rest

Thanks for joining our newsletter!

Coupon Code: test_subscription_coupon

© 2025 CheckCheckCin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© 2025 CheckCheckCin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Logo
CheckCheckCin
Logo
Get the 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