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煲湯101】用陳皮時有沒有先刮走白瓤?

【煲湯101】用陳皮時有沒有先刮走白瓤?

#山水畫要留白陳皮都要留白
#十年以上陳皮的白瓤不會有苦味
#星期一BlueMonday

陳皮煲湯不用刮白瓤
陳皮是煲湯常用食材之一,坊間有說法是陳皮浸發後要先刮瓤*才使用,否則湯水菜色都會變得濕寒,而湯也有苦味。根據中醫理論,陳皮是成熟的果實果皮,以陰乾的方法長時間製成,有理氣健脾、祛濕化痰的功效,陳皮上絲絨狀的白瓤更是重要的藥用部份。

陳皮是曬乾成熟的柑或橘皮,而青皮是曬乾未成熟的柑或橘皮,易被人混淆,兩者功效大相逕庭;青皮疏肝理氣、適合情緒緊張人士使用,可疏肝解鬱理氣,亦用於治胸肋脹痛。陳皮理氣健脾,祛濕化痰。能紓緩寒痰、胃脘脹滿、肚瀉、孕婦及宿醉人士的作悶欲吐等。

*瓤,音囊,瓜果裡包裹種子的肉或瓣。

You don’t … Read the rest

【滋潤靚湯】秋天湯水一字記之曰:潤

【滋潤靚湯】秋天湯水一字記之曰:潤

#秋燥傷肺易感冒
#養好肺皮膚氣息自然好
#星期五湯水

雪耳杏汁湯健脾潤肺
秋天的養生要訣首重「潤燥養肺」,因為秋燥傷肺,保持肺與呼吸道濕度正常,有助預防感冒出現。提到潤肺的湯水,很多人會想到杏汁白肺湯,杏仁潤肺,適合肺氣虛弱人士食用,不過這款湯水做法繁瑣,既要洗豬肺又要磨杏汁,很多人見到做法都卻步,今次我們改用杏仁粉來做杏汁素湯,做法簡單,素食人士也可滋養潤肺一番!

健脾潤肺湯水小貼士:
適當地添加健脾潤肺食材如雪梨、蓮藕、山藥、麥冬等。

木瓜雪耳杏汁湯
功效:健脾養胃潤肺,改善皮膚乾燥、暗啞等症狀。… Read the rest

【唇乾舌燥】又到了舔嘴唇的季節

【唇乾舌燥】又到了舔嘴唇的季節

#每個手袋都要有一枝潤唇膏
#喝水都解救不了的乾燥感
#星期二正能量

秋天天氣變得乾燥,嘴唇更是容易爆拆!感覺雙唇長期繃緊、脫皮,嚴重起來,大笑也會令嘴角爆裂流血,簡直是有苦自己知。很多人不自覺地會以舌頭舔嘴唇「補濕」,結果卻是愈舔越乾。遇上半脫掉的唇皮,忍不住用手拔掉,結果流血收場。除了秋燥影響,根據中醫理論:「脾開竅於口,其華在唇」,脾胃積熱上炎於唇,亦會引發嘴唇乾裂。想改善嘴唇乾燥爆拆情況,除了勤塗潤唇膏及改掉壞習慣外,還是要從根本做起,滋陰潤燥,生津健脾。

嘴唇防乾燥小貼士:

– 多喝蜂蜜水補充水份,使用放濕機令室內濕度提升
– … Read the rest

【米飯小知識】紅米的紅色來自天然花青素

【米飯小知識】紅米的紅色來自天然花青素

#浸水後稍為脫色屬正常情況
#紅米纖維多記得飯後多飲水
#星期四食材

紅米高纖補血健脾胃
不少人想食得健康,煮飯時都習慣性地「溝米」,在白米飯中混入適量紅米烹煮,以增加攝入膳食纖維。曾有傳言指食用紅米會令肝酵素上升甚至致癌,其實是資料發佈者將紅米與紅麴米混淆了,紅麴米並非米的一種,而是大米加入紅麴菌後發酵的產品,不會作為主食。而紅米是糙米的一種,所以不要誤會無辜的紅米了,它既高纖又有補血功效,脾胃功能正常的話不妨多吃。

紅米 — 糙米的一種,由於留有較多未磨走的表殼,更有營養,和白米的補氣養脾胃功效相約,適合有糖尿、貧血、肥胖和便秘的人適量進食。

紅麴米 … Read the rest

【育兒百科】小孩吸收好,媽媽無煩惱

【育兒百科】小孩吸收好,媽媽無煩惱

#小朋友吃多吃少都會牽動媽媽情緒
#但吃得多不代表吸收得多
#星期三問題多多

養好脾胃從小開始

苦媽:「小兒三歲,食量正常,但身型偏瘦小,我想他強壯一點,怎樣可以令他開胃吃得更多?」

CheckCheckCin:小朋友不長肉,未必是吃得不夠,可能是因為脾胃虛弱,未能正常吸收吃下去的食物營養,伴隨症狀為食慾差、容易感冒、面色偏白欠光澤、氣短、聲音弱小、多汗、腹部脹滿、大便稀爛或便秘等。
中醫理論認為小朋友「臟腑嬌嫩,形氣未充」,意思是指小兒時期的五臟六腑尚未完全發展成熟,所以容易出現腸胃問題,尤其如多食生冷寒涼的飲品或食物、甜食等,更會加重脾胃負擔,脾胃不能正常運作。日常飲食更要少吃生冷,調補主要以健脾為主,簡單以薯仔、淮山、蓮子、芡實、黃豆等,有助小朋友建立壯健的脾胃系統。

小朋友健脾胃小貼士:
– … Read the rest

【米水101】解答大家對米水的疑問

【米水101】解答大家對米水的疑問

#米有健脾養胃功效
#養好脾胃等於養好消化系統
#星期一BlueMonday

為甚麼喝米水?
一聽到「米水」二字,有人會聯想到洗米水、炒米水、薏米水甚至粥水,其實米水是中醫傳統養生智慧,食療養生著作《隨息居飲食譜》有提到:「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」,大米性平,補中益氣、健脾養胃。
我們鼓勵大家飲用的「米水」,用紅米、白米及生薏米煮成,紅米及白米屬性平和,加入少量生薏米取其健脾滲濕功效,此配方屬性平和,適合男女老幼飲用,每日一杯米水就能減低脾胃負擔。

中醫理論認為「脾胃為後天之本」、「脾為氣血生化之源」,說明我們自出娘胎,都是依賴脾胃的消化吸收、轉化功能,身體才能攝取飲食中的營養,各部分才能暢順的運作,所以養好脾胃,等於養好消化系統,擁有健康基礎。

簡易養生米水
材料:紅米2湯匙、白米半湯匙、生薏米半湯匙… Read the rest

【一起湊米氣】阿媽話白飯正氣無講錯

【一起湊米氣】阿媽話白飯正氣無講錯

#紅米糙米十穀米各有優缺點
#切忌食用過量以致消化不良
#星期六放輕鬆

近年越來越多人關注食物營養健康,購買食物時都追求「三低一高」,即是低脂、低鹽、低糖及高纖,以致有人認為經過精製的白米無益,改吃紅米、糙米、黑米、十穀米等粗糧。

白米在加工過程中經過精磨、去掉外層部分,白米所含的植物性蛋白質及纖維量的確較其它種類米為低,但根據中醫理論,白米具有補氣養脾胃、除煩渴、長肌肉及止腹瀉的功效,而且因為已去掉粗糙的外殼,容易消化,尤其適合小朋友、老人家及脾胃虛弱人士食用,但由於碳水化合物含量高,糖尿病人士要控制進食份量。

而各種米飯各有功效,宜配合體質食用發揮最大功效,紅米、糙米、十穀米適合糖尿、貧血、肥胖和便秘人士食用,但痛風症者則不宜。

再有益的食物,進食過量都會有反效果,香港人普遍脾胃虛弱,不建議吃全紅米、糙米飯,恐怕會導致噁氣胃脹,一開始宜十份白米溝一份紅米/糙米,當腸胃適應後再調節比例。

食白飯好悶?煮白米飯都可以有好多變化,周末試煮以下這款簡單又美味的有味飯!

簡易栗子雞脾菇飯… Read the rest

【討厭的小白點】有一種痛叫生飛滋

【討厭的小白點】有一種痛叫生飛滋

#咬到好痛再生飛滋更痛
#藥膏噴劑可紓緩其實也會自然癒合
#星期一BlueMonday

又鹹又甜生飛滋?
飛滋雖然只不是小小的一點,疼痛起來不但影響進食,更會痛到不想說話!除了不小心咬到牙肉或舌頭而形成的飛滋外,有時候也會無緣無故生飛滋,莫非真的如長輩所說:「又鹹又甜生飛滋」?

吃鹹又吃甜就會生飛滋,或者只是哄小朋友先乖乖吃正餐才吃甜點的說法吧!生飛滋並非無緣無故,根據中醫理論,生飛滋即「口糜」,多因為脾胃積熱或脾胃氣虛所致,脾胃積熱伴隨症狀為口瘡紅腫、小便黃、舌紅苔黃等;如果伴隨症狀是氣短乏力、頭暈、大便溏瀉、舌邊有齒痕則為脾胃氣虛的表現。另外,工作壓力大、多熬夜,耗傷心陰,陰虛則火旺,陰虛體質的人也會出現口瘡症狀 。

想減少口瘡出現?飲食宜清淡,多吃生津養陰及有清熱功效的食物,減少進食辛辣、重口味食物,並要避免熬夜。

飛滋拜拜茶療… Read the rest

【乾隆也讚好】治好清朝四位大臣的藥湯

【乾隆也讚好】治好清朝四位大臣的藥湯

#台灣街頭常見的平補藥膳
#與我們教大家煲的健脾胃湯水相似
#星期五湯水

健脾益氣四神湯
《延禧攻略》熱播,大家對劇中人的飲食都甚感興趣,你或許聽過甚至飲過的四神湯,原來與乾隆有關。相傳乾隆下江南,四位大臣相繼病倒,有人提議用淮山、蓮子、芡實及茯神燉豬肚湯服用,結果藥到病除,於是四神湯就流傳下來。

根據中醫理論,淮山、蓮子、芡實及茯神都是健脾益氣的藥材,屬性平和,配搭不同食材都可以煲出可口又有益的湯水,一年四季都適合飲用。

健脾四公子:淮山、蓮子、芡實及茯神

五指毛桃四神湯
功效:行氣祛濕、健脾益氣… Read the rest

【冷傲的高貴妃】皮膚滑如凝脂的秘密

【冷傲的高貴妃】皮膚滑如凝脂的秘密

#延禧攻略邊位妃嬪最美
#白色藥材多具美白功效
#星期二正能量

宮廷秘方美容攻略
在《延禧攻略》中,飾演反派的高貴妃囂張跋扈,但不得不承認,視美容如命的她真有自己一套護膚心得,她獲舒貴人盛讚「膚色如雪,滑如凝脂」,秘訣在於每天使用牛奶浸浴!牛奶浸浴這種美容方法,據知在唐朝開始在貴族中普及,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:「牛乳,味甘性微寒,能補虛、養心肺、潤皮膚」可見有滋潤皮膚作用。

據史籍記載,坊間流傳的著名宮廷美容配方有「玉容散」和「七白粉」,「玉容散」是將白芷、白牽牛、白細辛、白芨、白附子等十多種藥材磨成幼細粉末,以水調濃敷面,為慈禧太后最愛;而楊貴妃愛用的「七白粉」,成份包括白附子、白芷、白芨、白芍、白朮、白茯苓等,他們使用的藥材中,恰巧很多都是白色或「白」字頭的藥材。

想一嘗宮廷級美容效果,可以用中藥自製美白面膜試試。

自製宮廷美白面膜
功效:美白去印、淡斑去黃… Read the rest

Thanks for joining our newsletter!

Coupon Code: test_subscription_coupon

© 2025 CheckCheckCin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© 2025 CheckCheckCin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Logo
CheckCheckCin
Logo
Get the app